健康热词:

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热点关注>
良渚申遗成功!畜牧捕鱼:五千年前的“营养食谱”
发布时间:2019-07-10 06:00:00 星期三   杭州日报

“土里长出来的是菜,树上长出来的是菜,竹根上长出来的是菜,藤子上长出来的也是菜。地上跑着的是肉,树上歇着的是肉,天上飞着的是肉,水里游着的也是肉。绿就是菜,动就是肉。这是老辈人说的。”

这是苦聪人唱的一首歌谣,主题就是食物。

民以食为天,五千年了,咱们这“调性”可一点也没变。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气候温暖的太湖流域,从太湖形成一直到现在,始终保持着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有广阔的畅水区,有水草繁茂区,有漫长的沿岸带,有众多的湖湾,这种多类型的水体环境,不仅为稻作提供优良条件,也为植物生长,以及各种鱼、虾、蟹、贝类的生长与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

众多良渚文化遗址的考古研究表明,古代良渚人的生产方式以稻作农业为主,以家畜饲养、狩猎、捕捞、采集作为食物补充,形成了相对合理的饮食结构,使得良渚先民强壮又聪明,不断地发展壮大,人口数量更是以不可想象的速度增长着,大型建筑和水利系统拔地而起,身份等级日益森严,农业、手工业技术日新月异……

菜品丰富:

良渚先民餐品与今天杭州老百姓没差别

良渚古城遗址发现的与先民食物生产有关的植物种实遗存,除了稻米以外,还有葫芦、甜瓜、菜瓜、桃、梅、柿、葡萄、菱角、芡实等,这些植物现在均被人工栽培,是长江下游地区瓜、果、蔬菜种植的传统特色。

“良渚人爱打鱼打猎,因为这里的鱼虾螺蚌资源丰足,有利于捕捞作业。”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宋姝说,目前,环太湖地区约3.65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共发现700多处良渚文化遗址,但已知出土动物遗存的遗址仅有20余处。各遗址中动物骨骼的出土数量十分不均衡,少数几个遗址中仅出土几块动物骨骼,大多数则出土了几百件,像钟家港古河道遗址内出土几万件的情况则仅有一例。

2016年,宋姝到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工作站报到,整个夏天都在干一件工作:在钟家港“淘洗”。“它是一种精细化收集遗存的方式,因为土里包含很多细小东西,像动物骨头、植物种子等,需要仔细地‘淘’。”淘了多少“宝贝”呢?“粗粗算一下,仓库里几万件是有的。”宋姝说。

在宋姝之前,浙江动物考古工作是空缺的。随着钟家港古河道、平湖庄桥坟等良渚相关遗址陆续被发掘,出土了一大批动物骨头,但要想知道它们到底是什么动物,只能等待外单位的专家过来鉴定,那些赶不及、鉴定不了的,就只能在仓库里存着。宋姝来了之后,挑起良渚动物考古的大梁:2016年,她发现了20多种动物;2017年发现了34种;2018年发现了41种……“研究动物骨骼对探究古人的生活习性有很大的帮助。”

宋姝说,41个种属的动物遗存是哪些?软体类包括田螺、方形环棱螺、梨形环棱螺、牡蛎、帆蚌、圆顶珠蚌、中国尖脊蚌、扭蚌、鱼尾楔蚌、矛蚌、背瘤丽蚌、河蚬、文蛤、青蛤等14种;鱼类包括鲨鱼、鲤鱼、草鱼、鲶鱼、黄颡鱼、乌鳢、鲻鱼等7种;爬行类包括黄斑巨鳖、中华草龟2种;鸟类包括环颈雉、大雁、野鸭、鹤、鹰等5种;哺乳类包括红面猴、鼠、狗、虎、水獭、野猪、家猪、麂、水鹿、梅花鹿、麋鹿、獐、圣水牛等13种。

这些动物与今天的物种有差别吗?宋姝说,几千年来,除了一部分家养动物外,动物骨骼形态基本没有发生过变化。宋姝自己动手制作实物标本,以便与古代遗存进行比对。在钟家港古河道中,有很多青鱼的骨骼遗存,宋姝曾托鱼贩子买过一条一米多长的青鱼,自己动手剔肉、脱脂、去油、防腐,制作骨骼标本,花了一个多月时间,最终成品。它在动物骨骼遗存的复原和研究方面发挥很大作用。

有了这么丰盛的食物,那良渚人是怎么吃的呢?宋姝曾在良渚人的陶器“锅”里发现了动物的脂肪酸,“说明肉可能是用这些陶器蒸煮食用的。”

有时候宋姝觉得有些穿越,例如,某一天结束了一天与良渚先民食物打交道的工作,回到位于良渚的新家里,猪肉、牛肉、各色蔬菜,烧上满满的一桌菜,或是最爱的麻辣香锅,看着丰盛的菜品,想想5000年了这份菜单几乎没变呢。

畜牧强国:

熟练掌握家猪饲养技术

在良渚动物考古中,考古学家发现:良渚动物种群中以野生动物占优势,但是骨骼数量中以家畜占据绝对优势。

考古学家利用考古出土的动物遗存资料,从形态学、年龄构成、病理现象等角度对良渚文化时期的动物资源利用、家畜(禽)驯化、饲养方式及其文化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家畜饲养是古代良渚人生产方式的重要内容,良渚人还通过狩猎、捕捞来获取野生肉食资源作为补充,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养殖业文化。

首先是家猪。良渚古城遗址中发现的家猪骨骼数量最多,达到可鉴定骨骼数量的70%以上。在朱金坤主编的《饭稻衣麻——良渚人的衣食文化》一书中解释了其原因:“太湖流域的先民之所以青睐猪的驯化和饲养,除猪本身的养殖优势外,还因为猪与这里的稻作农业,以及地理环境有着非常好的相合性。首先猪为杂食性动物,什么都吃,不与庄稼争地;其次,猪早熟、繁殖率高、肉脂量大,能更有效地满足人体对脂肪和蛋白质的需求;最后,太湖流域温暖而低湿,是多蛇之地,而猪不仅不怕蛇咬,而且喜欢吃蛇,是蛇的天敌。”

良渚文化时期是太湖流域史前时期养猪率最高的阶段,几乎所有的遗址都发现有家猪的遗骨。除日常食用外,猪还是良渚人主要的祭祀牺牲和随葬品。江苏吴江龙南遗址的许多墓葬和灶前的祭祀坑中都用猪做祭品,浙江平湖庄桥坟遗址也有以猪为牺牲的祭祀坑。

另外,人类对动物骨骼的利用程度较高。“多种证据表明,当时存在骨制品加工业。目前,已整理出了部分较为细碎的骨、角料以及骨簪、骨锥、骨饰片等,均为小型骨制品,加工方式以砸、锯、磨为主。通过研究这些动物遗存,为了解当时的埋藏环境、人类的屠宰行为、人类饮食习惯、工具制造技术、动物的营养及健康状况、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宋姝说。

捕鱼达人:

“饭稻羹鱼”造就“聪慧大脑”

人类从狩猎采集时代进入农耕时代,停止了迁徙,过上了司马迁《史记》中说的饭稻衣麻的定居生活,他们种植的稻米可以储存,食物开始富余,出现了社会分工进而出现了阶级分化,出现了社会组织最终形成了国家。至此人类告别史前时代,进入新的文明时代。

良渚人是“捕鱼达人”,有太多证据可循。不管用什么方式捕鱼,人大多需要划舟进入水域才能进行。舟楫在江浙一带起源非常早,距今8000年左右的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就出土过1条巨大松木刳制而成的独木舟和2支木桨。良渚文化时期,各遗址木桨的出土非常普遍。浙江湖州钱山漾、杭州水田畈、余杭卞家山、宁波慈湖、江苏吴江龙南等遗址都发现过木桨。

发达的舟楫和高超的捕鱼技术,使良渚人得以深入大河大湖甚至近海区域,捕获营养更为丰富、出肉率更高的鱼类。所以,良渚人的聪明是有理由的。吉林来的宋姝忍不住赞叹:“我发现浙江人都挺爱吃鱼的,河里的,海里的,小黄鱼、青鱼、鲫鱼……我们食堂阿姨天天烧。”

是的,螺蚌鱼虾是良渚先民最主要的副食之一。宋姝考古发现,良渚人的餐桌上有20多种鱼。螺蚌鱼虾和稻米是一组绝配的食物组合。这种以稻、鱼为基本要素的膳食结构,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被司马迁概括为“饭稻羹鱼”。“饭稻羹鱼”的膳食结构,不仅保证了人体基本的热量和营养需求,而且促进了人们智商的发展。

现代科学让我们知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人体后,经过消化,会分解、合成各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人体利用这些氨基酸再合成人体所需的各种新的人体蛋白质,免疫抗体、消化酶、血浆蛋白、生长激素等都是由氨基酸组合而成的人体蛋白质。但有些氨基酸是无法通过这种方法在人体内分解、合成的,而必须从食物中直接摄取。人体所需的20种氨基酸中,有8种属于此类,人体第一必需的赖氨酸就是其中之一。赖氨酸与大脑及神经系统的发育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鱼虾恰恰是富含赖氨酸的动物,而鱼还含有丰富的卵磷脂,这也是一种与延缓脑细胞衰老、增加记忆和思维能力有关的物质……再加上狩猎和饲养家畜的方式,良渚人还可以通过猪肉、牛羊肉等来补充“饭稻羹鱼”膳食结构中的蛋白质。

就这样,江南先民创造的这个“饭稻羹鱼”的膳食结构,不仅保证了先民的基本能量和营养需求,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先民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从而造就了这一带人群较高的智商水平,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良渚文化,并在后世历史进程中,把江南这个中原统治者眼里边远的荒蛮之地,逐渐转变成了科举的福地和文化艺术的天堂。

宋姝说,在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各种材质动物形象的人工制品,表现出的不仅仅是良渚先民在艺术方面的造诣,更多的是对人与动物之间关系的思考。相信随着考古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良渚社会的面貌将会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敬请期待。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通讯员 李力行 记者 熊艳 记者 张之冰    编辑:邹卓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