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杭州·专家在身边
本期专家
方玉红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桐庐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个人简介
擅长各类儿科疾病的诊治,尤其在儿童性早熟、矮小、甲状腺等内分泌疾病诊治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门诊时间
周二上午、周六全天
本期看点
甲减为什么会导致性早熟?
儿童性早熟会释放哪些预警信号?
家长如何唤醒孩子停滞的生长潜力?
01
8岁女孩确诊“性早熟”
“罪魁祸首”被揪出
年仅8岁半,双侧乳房已经开始发育超过两年!青春期的脚步在小欢(化名)身上悄然降临了。两年多里持续口服中药,却未能阻止提前发育。
最近1个月,家人更是惊恐地发现她出现了阴道分泌物!妈妈赶紧带着小欢走进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桐庐医院儿科方玉红主任医师的诊室。
方玉红为小欢进行查体,身高128.5cm,乳房B3期(相当于青春期中阶段),甲状腺I°肿大。后续再一查,TSH(促甲状腺激素) 显著飙升,数值远超正常上限,而T3、T4(甲状腺激素)双双低下。这是典型的甲状腺功能低下(甲减)的生化证据!
骨龄评测结果令人震惊,骨骼成熟度已经超前了足足2.5年。医生预测她的终身高可能仅在145cm左右,比遗传靶身高还要矮一大截。
最终,方玉红团队给出了明确的诊断: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和中枢性性早熟,而甲减正是诱发此次性早熟的“罪魁祸首”之一!
经过数年在方玉红门诊的系统治疗和管理,小欢的身体发生了令人欣喜的变化:性发育得到有效控制,进展速度显著放缓,身高实现了惊人的“逆袭”,最终成年身高达到了159cm,学习成绩也变好了。
02
被忽视的“甲减”
可能正在“催熟”你家娃
儿童性早熟病因多样,临床上不一定所有性早熟的孩子都能寻找到病因,特别是女童,80%的性早熟诊断为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是指未找到明确病因的中枢性性早熟)。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这个潜在因素容易被忽视,它影响性早熟的机制挺复杂。
甲减时,身体里甲状腺激素(T3、T4)不够。下丘脑发现甲状腺激素少了,就大量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TRH会让垂体产生过多促甲状腺激素(TSH)。
而且,TRH不光刺激TSH分泌,还能刺激垂体分泌泌乳素(PRL)。泌乳素升高可能会干扰抑制性早熟的机制,或者间接促使促性腺激素释放,从而引发中枢性性早熟。
甲减还会让代谢变慢,孩子体重不好控制。脂肪组织分泌的瘦素可能增多,瘦素和青春期启动有关,也可能促使性早熟。
另外,激素异常,如泌乳素、瘦素升高,性激素过早出现,再加上甲状腺激素对骨骼生长的作用变差,会导致孩子骨龄比实际年龄大很多,影响以后长高。
03
儿童性早熟的预警信号
家长需格外关注
孩子若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及时至儿童内分泌专科就诊,甲状腺功能检查(TSH、FT3、FT4)应作为必要筛查项目之一:
女孩:7.5岁前出现乳房发育、乳晕加深或触痛,或10岁前出现阴道分泌物/月经初潮。
男孩:9岁前出现睾丸增大(容积≥4ml)、阴茎增长增粗、阴毛腋毛、变声。
共同信号:
短期内身高增长异常加速,随后增速明显放缓或停滞。
骨龄检测结果显著超前于实际年龄(如≥1.5岁)。
伴有颈部增粗(甲状腺肿大)。
性发育进展速度异常快。
“性早熟患儿中存在一定比例的甲状腺功能异常(以甲减为主),全面筛查病因是精准治疗的前提。”方玉红说。
04
抓住黄金干预期
唤醒停滞的生长潜力
早期识别、精准诊断、规范治疗及长期管理,对于改善存在内分泌紊乱儿童的最终身高预后至关重要。
@家长们,在孩子生长发育的阶段要注意:
01 规律监测
定期(如每3-6个月)准确测量并记录孩子的身高、体重,绘制生长曲线。
02 关注性征
了解正常青春期启动年龄,留意第二性征的过早出现。
03 病因排查
发现发育异常迹象,需要及时进行专业评估。病因排查是关键步骤,常包括骨龄、性激素、B超、甲状腺功能等。
04 重视骨龄
骨龄是评估儿童生长发育状态和预测潜力的重要工具,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定期复查。
05 健康生活
均衡饮食(避免营养过剩)、坚持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睡眠,为生长发育提供良好基础。
供稿: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桐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