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心理>
一到秋天就emo?有可能患上了“悲秋综合征”
发布时间:2025-08-21 09:29:22 星期四   杭州网、杭州通客户端

虽然杭州依旧持续高温,但是已经“出伏”了。“出伏”在传统气象意义上标志着一年中最热的时段已经过去,也意味着天气即将发生明显的变化。近日,不少网友在社交媒体发帖称,最近莫名烦躁、嗜睡、情绪低落,感觉自己患了秋季烦躁综合征(又称悲秋综合征)。

什么是“悲秋综合征”?浙江省中山医院心理康复科裴双义主任表示,“秋季烦躁综合征(悲秋综合征)”并非严格的医学诊断术语,而是对秋季特定环境变化相关情绪障碍现象的通俗描述,通常表现为秋季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下降、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等类似抑郁症的症状。其发病原因多样,包括生物节律紊乱、光照不足、神经内分泌变化、心理社会因素等。

以“生物节律紊乱”因素为例,秋季昼夜长短变化明显,人体生物钟需要重新调整适应。生物钟的紊乱可能影响神经递质的分泌和调节,例如血清素(5-羟色胺)水平下降。血清素是一种与情绪调节密切相关的神经递质,其水平降低会导致情绪低落、焦虑等负面情绪增加。

此外,秋季工作生活压力较大,人们面临学业、工作、家庭等方面的挑战,如学生有新的学习任务和考试压力,职场人士有业绩考核和职业规划问题,这些因素与秋季环境变化相互作用,易诱发或加重悲秋情绪。

不过,裴双义主任表示,“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要因此觉得天塌了一样。”

他建议秋冬季节,白天尽量到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照射,天气不好或无法外出可用人工光源光照治疗;保持规律作息,每天尽量相同时间睡觉起床,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劳累;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跑步、瑜伽、太极拳等,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改善情绪;另外,在秋天,也可以多吃富含维生素B、维生素D、蛋白质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牛奶、鸡蛋、鱼类、新鲜蔬果等,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及咖啡、浓茶等兴奋性饮料。

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学会应对压力和负面情绪,用积极思维看待问题,培养乐观心态,可通过与家人朋友交流、参加社交活动、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缓解压力、放松心情。

来源:杭州网、杭州通客户端    作者:记者 吴燕 通讯员 陈瀛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