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词:
还没搞清楚年轻人挂在嘴边的
“i人e人”“浓人淡人”
一个新的标签“偷感”
又成为今夏的新晋网络热词
“偷感很重”“偷感行为大赏”
“超绝偷感”等词频频刷屏
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感觉?
看看这些“偷感”表现
中招了吗?
学 习
担心被别人发现自己在学习,所以平时在外人面前总装作打游戏或刷手机,只有独处的时候才能安心看书学习。也会经常一个人去图书馆,如果遇到熟人会迅速避开。
工 作
喜欢在靠角落的工位里一个人默默地工作,同事在聊天的时候也不爱搭话,最好别人都不要注意到自己。在工作任务的选择上,也会尽量避免需要与人合作的任务,觉得一个人更轻松。
减 肥
只敢一个人悄咪咪地减,体重变化也是自己偷偷记录,不会发朋友圈,否则将会面临无尽盘问:你减了多少了?你减肥也能吃这个吗······
购 物
有着“潮人恐惧症”,不敢去一些过于时尚潮流的商场购物,害怕被导购嘘寒问暖,如果在店里试了太多衣服,不管合不合适,都一定会买一件东西离开这家店。比起线下购物,更喜欢自由自在的网购。
社 交
进到一个装潢精致的场所会不好意思四处看,和别人搭话或公开发言都要做很久的心理建设,还要瞄准时机才能开口。在公共场合极少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见解,当轮到自我介绍时会极度慌张和不自在。
以上类似的经历或者心态,只要是在某些场合或情境下,人们感到拘谨、畏缩,甚至在他人注视下无法正常做事的心理状态,都被年轻人归纳为“偷感”,主要突出的就是一种偷偷摸摸、小心翼翼做事的感觉。
“偷感”是负面的心理状态吗?
“偷感”并非完全负面的心理状态,而是一种复杂的、多面的情感表达。
它隐含着一种社交状态中的“不安全感”——恐惧他人的议论,规避对方的接触,逃离被审视的领域,但同时也有一种“偷偷做事的同时又在期待外界反应”的心境。
很多“偷感”行为的结果关系到自我价值提升和社交地位的变化,折射出在“享受独处”还是“建立连接”的选择之间摇摆的微妙处境。
当然,过度的“偷感”可能导致个体在社交和职业发展上受到阻碍,长期“偷感”还可能导致个体缺乏自信和自我认同,影响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偷感”从何而来?
青春期影响
青少年时期是自我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个体在这一阶段会经历自我认同的混乱和不稳定,会非常在意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同时也感受到来自自我的“不安”。
但这种不安并非“混乱”,而是他们努力解决同一性危机的表现。因此,“偷感”的出现是合理的。
安全感不足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只要是在公共场合去做一件事情就会产生压力,因为害怕面对外界的审视,因此更喜欢在一个隐蔽私密的场所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从而减少心理负担,获得更大的安全感。
社交焦虑
“偷感”过重人群对自己的表现和他人的评价过度敏感,便会形成一系列自我保护机制,采取包括回避眼神接触、回避开口说话等行为来缓解焦虑,也就会表现出一种“偷感”。
早期创伤经历遗留
部分“偷感”太重的人,在童年时经常受到来自监护人的严苛看管,或经常被迫和优秀的同龄人比较,产生了严重的自尊受挫,他们的一部分自我仍然停留在过去,成长停滞。
成年后他们害怕被关注、审视,因为在他们的经验里,与外界关注相伴的都是批评、贬低、羞辱、嘲讽等一系列负面体验,因此选择“偷感”行事。这是一种避免激发创伤反应的自我保护行为。
莫让“偷感”偷走自信
在现代社会中,年轻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社交压力,他们渴望在追求独处与建立社交联系之间找到平衡,同时也渴望在不被过分关注(干扰)的状态下追求自己的兴趣和目标。
因此,“偷感”也可以被看作是现代青年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的独特表达,杭州市中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张蕾,为“深陷偷感”的朋友们带来一些建议:
➤ 接纳自己:首先需要学会接纳自己的真实感受,了解自己的内心需求,及时给自己积极的正向反馈。
➤ 正确认识他人(外界):所有评判的声音只代表评判者的内在,不代表被评判者的真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和步伐,无需为外界评价而过分纠结。
➤ 加强认知训练:通过一些方法让自己专注当下,如正念、冥想瑜伽、情绪日记等,都可以帮助我们增强对自身的觉知,对当下的觉知,增强自我力量。
当然,如果你觉得“偷感”影响到正常生活,无法通过自我调节来改善,已经到了畏惧乃至逃避社会化的地步,你也可以选择到医院求助临床心理科医生。
本期指导:杭州市中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 张蕾
供稿:杭州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