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者仁心,这一年来我们为了孩子不知道跑了多少地方,漫长的治疗之路终于在杭州迎来完美结局。”读者李女士推荐了杭州市中医院耳鼻喉科的陈志凌主任医师。
李女士的孩子6岁时因为反复鼻塞、睡觉打呼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腺样体肥大,内镜检查显示后鼻孔堵塞程度已有60%。李女士在网上查询了很多相关资料,知道腺样体肥大不仅会影响呼吸和睡眠,还可能导致腺样体面容,甚至影响孩子的身高发育等。
这一年来,他们辗转桐乡、嘉兴、上海的多个医院,不知道跑了多少次门诊,所得到的建议几乎都是“手术治疗”,但手术需要全麻,而且扁桃体被切除后,孩子的免疫力也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我们那时候真的非常焦虑,东奔西跑舟车劳顿不说,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压力,做了无数次的心理建设,好几次下定决心打算手术……”去年6月,一次偶然的机会,有朋友向李女士推荐了杭州市中医院耳鼻喉科的陈志凌主任医师。
李女士还记得,陈志凌主任问诊非常耐心细致,从孩子的生活起居到饮食习惯都问得十分仔细,最后给出的建议是,可以尝试保守治疗,但需要家长和孩子的高度配合。
经过2个月的中药和3个月的穴位贴敷治疗,再配合严格的饮食控制,李女士发现,孩子张口呼吸和睡觉打鼾的症状都有了明显缓解,停药2个月后复查,孩子的腺样体明显缩小,不用做手术了!
“感恩一次幸运的遇见,解决了困扰孩子的难题,也让他避免了一次手术之苦。”李女士说。

陈志凌主任说,腺样体肥大的小患者在门诊中非常常见,尤其是暑假期间,几乎占比一半左右。腺样体肥大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张口呼吸和睡眠打鼾,如果长期不干预,孩子甚至可能形成腺样体面容,大孩子还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习。
“很多家长在治疗上都会有很多担忧,比如西医治疗多用激素,家长们可能会担心副作用;中药治疗很多人又觉得起效慢、难坚持,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陈志凌主任说,杭州市中医院耳鼻喉科在治疗腺样体肥大方面除了中药内服、饮食调控,还有独创的穴位贴敷法,就是把中药磨成粉调成糊状贴在对应的穴位上,有很多家长反映,穴位贴敷当晚孩子的嘴巴就闭上了,打鼾声也小了很多。
此外,家长的配合也非常重要。陈志凌主任说,李女士的配合度就非常高,孩子以前有喝夜奶、吃零食的习惯,开始治疗后,李女士严格遵照饮食建议,一日三餐,戒了夜奶,整个暑假没有给孩子吃过一个冰淇淋,这也是孩子的病情能够顺利缓解的重要原因。

“孩子的健康是我们需要共同关注的问题,不仅仅需要医生,还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努力坚持。”在陈志凌主任看来,一个好医生首先要有人文关怀,能够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帮助他们一起解决问题;其次还要有全面的思维能力,不能简单地以“要么手术要么吃药”来作为治疗方案,中西医各有其优势,两者结合,各取所长、融会贯通,才能为患者制定最好的治疗方案。
“很多来到我们医院的患者,病情都是比较复杂的,有些可能是辗转尝试了多种疗法都没有效果的,我们要理解,要学习,要对每一位患者负责。”陈志凌主任表示,中医理论也是与时俱进的,医生不能停滞不前,必须跟上时代的潮流,不断精进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