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互动>
83岁老教师康复出院,写下满满五大页感谢信…… | 致敬杭州好医生
发布时间:2025-10-29 15:52:00 星期三   橙柿互动

“我是一名退休老师,在中小学工 作 40 余年。二月初不小心摔了一跤,两根肋骨骨折,其他三根受伤,带着伤痛来到杭州市三医院,住院治疗10 天,没有疼痛就回家了。四月,我因脑供血不足,整天昏昏沉沉,两侧肩膀胀痛,晚上睡不着觉,两脚浮肿、酸胀,走不动路, 血压、血糖升高,血黏度高,因各种疾病,又来到市三医院脑血管病科住院治疗。我的主治医生——刘远医 生,年轻有为,我非常敬佩他,非常感谢他。他爱岗敬业,医术高超,对病人和蔼可亲,极度负责任,每天很早到医院,很晚才回家,凡是他管的病人,不管多忙,每天早上和下班前都雷打不动来看一下。我双脚水肿,他总要拉下袜子来用手摸一摸水肿是否好转,后来水肿消了还不放心,又来检查多次,直到我能单独行走才放心。 我在脑血管病科医生护士的陪伴下,又成为一个健健康康的老人走出医院大门。我的脑供血不足看好了,整个人很有精神,能看书、看报,肩周炎也好了,双脚不浮肿了,血糖、血脂、血粘度、血压全部 正常了!你们三院的每一位医护人员都是有温度的……”

83岁退休老教师李奶奶家住姚园寺巷社区,今年4月,她因病被紧急送到市三医院脑血管病科住院治疗。住院期间,她深刻感受到了市三医院医护人员的关怀与照料。尽管疾病带来的痛苦难以忍受,但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让她倍感温暖。

康复出院后,李奶奶满怀感激地写下长达五页的感谢信递交给了医院。她还特别提到,尽管自己年事已高,但医护人员从未流露出任何不耐烦,总是以最温暖的笑容面对她。

“他们在工作中对待病人不是亲人更胜亲人”李奶奶在信中写道,“他们都是有温度的医生。”

这封感谢信不仅表达了李奶奶对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也传递了医患之间温暖同行的双向奔赴,它是市三医院日常收到的众多感谢信件中的一封。医院将这些充满正能量的患者感谢信件按季度整理成册,通过院周会、科务会、支部大会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和学习,同时这些册子也被放置在住院部、门诊等公共场所供广大医务人员及患者翻阅,以传递和弘扬正能量。

一本本沉甸甸的小册子,记录了患者和家属对市三医院的满满信任,从病痛困扰中的无助与迷茫,到遇见三院时的安心与托付,再到重获健康后的喜悦与感激。在信里,被千万次提及的“感谢”二字,是对市三医院二十年来始终坚持健康惠民、以善治院的质朴回应。

“致敬杭州好医生”活动正在征集中

欢迎推荐心目中的好医生

杭州市卫生健康委、都市快报联合推出“医心一意 健康有我——致敬杭州好医生” 暖心医患故事征集活动。

您或您的家人、朋友在杭州市属医疗卫生单位(含各区县市卫健局所属医疗机构)就医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让人暖心的好医生、好故事?如果有,请与我们分享!

【征集对象】:广大市民及杭州市属医疗卫生单位(含各区县市卫健局所属医疗机构)的医务工作者。

【征集要求】:记录您在杭州市属医疗卫生单位(含各区县市卫健局所属医疗机构)就医、行医时发生的故事,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均可;文字不少于500字,图片请配文字说明,音频、视频不少于2分钟,要求内容真实、原创。

【征集时间】:即日起至2025年10月31日

如果您推荐的医患故事最终入选十大“感动杭州”暖心医患故事,您将获得由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杭州市妇女儿童医院集团提供的精美礼品一份(价值200元左右)。

【参与方式】

(1)进入橙友圈“健康快报”版块,带上标签#杭城暖医#发帖;

(2)扫描微信二维码,进入推荐链接,填写推荐信息完成表单;

(3)如果有图片、剪辑好的音频和视频,也请一并发到邮箱dskbzyzx@163.com(请备注“致敬好医生”,以及您的联系方式);

(4)来信请寄:杭州市拱墅区体育场路218号都市快报健康新闻中心“致敬好医生”组委会收(请备注“致敬好医生投稿”)。邮编:310041。

来源:橙柿互动    作者:记者 俞茜茜 通讯员 韩大卫 徐思鹏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