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热点关注>
育儿补贴制度详解来了
发布时间:2025-08-01 09:45:20 星期五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育儿补贴地方标准如更高

评估备案后可以继续执行

此前,部分地方已经探索实施本地育儿补贴政策,一些地方标准还高于此次国家基础标准。如率先推出育儿补贴政策的四川省攀枝花市,对按政策生育第二个及以上孩子的本地户籍家庭,每月每孩发放500元育儿补贴金,直至孩子3岁;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规定,生育一孩一次性发放育儿补贴1万元,生育二孩,累计发放育儿补贴5万元,生育三孩及以上,累计发放育儿补贴10万元。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出台后,地方政策如何与国家政策衔接?地方标准较高的,还能不能发放?

“近年来,国内一些地方结合实际,探索实施了育儿补贴的政策,取得积极成效。”郭燕红表示,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出台后,要加强政策统筹,地方政策要规范有序衔接,主要有3方面的原则和考虑:

首先,国家建立制度,各地按照执行。国家全面实施育儿补贴制度,实现了全国全覆盖,同时确定了国家基础标准,也就是每孩每年3600元。对于之前没有育儿补贴政策,或者补贴范围较小,或者补贴标准低于国家的,要按国家补贴的范围和基础标准统一实施,实现政策均等化覆盖,体现政策的公平性。

其次,做好政策衔接,保障群众利益。对于各地之前已经实施的育儿补贴政策,地方要制定具体的政策衔接方案,确保本地政策和国家制度有序衔接。在此过程中,要切实保障群众的切身利益。地方此前补贴标准高于国家基础标准的,按规定做好评估和备案工作后,可以继续执行。

第三,强化政策统筹,增强可持续性。实施方案明确,各省份在地市级执行统一的育儿补贴政策及标准,地区差异较小的省份也可以在本省份内执行统一的育儿补贴政策及标准。也就是说,育儿补贴政策要至少在地市级层面进行统筹。提高政策的统筹层次,有利于避免政策碎片化,切实增强政策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生育支持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了经济支持、服务支持、时间支持、文化支持等一揽子的政策措施。”郭燕红表示,各地可结合本地实际,采取多种措施,与育儿补贴制度同向发力,形成生育支持政策的“组合拳”,更好地减轻家庭的生育养育教育负担。

生育保险覆盖2.53亿人

多渠道降低“三育”成本

2024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提出一揽子生育支持措施。

郭燕红介绍,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的落地生效,取得了积极进展。

在经济支持方面,多渠道降低群众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并将扣除标准提高到每个子女每月2000元;提高生育医疗费用保障水平;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将生育津贴直接发放给个人等。

在时间支持方面,进一步完善生育休假制度,各省(区、市)普遍延长产假至158天及以上;均设立15天左右的配偶陪产假、5—20天不等的父母育儿假。

在托育服务方面,进一步完善托育服务体系,加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大力推进托幼一体服务,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用人单位办托等多种方式的托育服务。截至去年底,全国托位数已达到每千人口4.08个。

在妇幼健康服务方面,推进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扩大分娩镇痛服务覆盖范围,持续实施母婴安全五项制度。扩大儿科医疗服务供给,部署全国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全部提供儿科医疗服务,满足和保障广大儿童就医需求。

“截至2025年6月,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已达到2.53亿人。”国家医保局待遇保障司负责人刘娟介绍,通过报销生育医疗费用、发放生育津贴,使女职工在生育产假期间获得基本保障。生育医疗费用实现了从“十月怀胎”到“一朝分娩”的全周期保障。生育津贴作为参保女职工产假工资,由生育保险支付,保障产假期间的生活费用,也使婴儿得到必要的照顾和哺育。“十四五”期间参保人累计享受各项生育保险待遇9614万人次,基金累计支出4383亿元。

刘娟介绍,国家医保局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兵团全面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报销,2024年已有超100万人次享受待遇,助力万千家庭圆了“生育梦”。部分省份将分娩镇痛纳入报销,为孕产妇减负又减痛。同时,加快新生儿护理、“亲情陪产”等价格项目立项,促进儿科产科优化服务,更好满足群众对生育服务的多元化需求。

在优化管理服务方面,刘娟介绍,国家医保局优化“出生一件事”,探索新生儿凭出生医学证明参加基本医保,实现“出生即参、待遇即享”。进一步减环节、简材料、压时限,实现生育津贴审核支付10个工作日内办结。积极推动生育津贴直接发放给个人,让参保人在生育期间第一时间得到经济支持,目前全国超六成的统筹地区已经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给个人。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记者 王美华    编辑:陈俊男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从2025年1月1日起,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