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岁的沈阿姨最近一个月感觉自己身体状态异常。炎炎夏日,大家都穿着清凉的短袖,她却总在下午时分感觉阵阵畏寒,非得裹上外套不可;更奇怪的是,到了晚上,她又觉得燥热难耐,出一身大汗后,身体才恢复正常。如此反复折腾近一个月,沈阿姨的女儿带着她来到杭州市临平区临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临平分院)就诊。
接诊医生徐佳雯仔细查看了沈阿姨的胸部CT影像,发现肺部感染轻微,难以解释长达一个月的反复畏寒发热。通过深入问诊,医生们捕捉到关键信息:除了怕冷、乏力,沈阿姨还感到前颈部疼痛。进一步检查发现,甲状腺呈Ⅱ度肿大,质地偏硬,触痛明显。
追问病史发现,沈阿姨在症状出现前两周曾有过一次“感冒”,当时没太在意。综合病史和查体,医生判断甲状腺问题可能性极大。随后的甲状腺B超检查证实了这一判断:甲状腺彩超提示双侧甲状腺内可见低回声区,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简称“亚甲炎”)。
明确诊断后,医生选择了中西医结合对症支持治疗,控制了李阿姨的体温,前颈部的疼痛也基本消失,夜间睡眠得到了明显改善。后续医生还将根据她的实际情况进行中医体质调理。
亚甲炎是一种与病毒感染相关的自限性甲状腺炎症。其特点是甲状腺组织发生短暂、疼痛性的破坏,并伴有全身炎症反应,是最常见的一种引起甲状腺疼痛的疾病。多见于30—50岁的女性。
目前尚不十分明确,但一般认为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特别是夏季,人体免疫力低下,病毒活跃。除此之外,甲状腺本身就有问题的人群,也特别容易感染亚甲炎。多数患者在发病前1—2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表现为“感冒”样症状。
甲状腺部位肿痛:这是最典型的症状,疼痛可能很剧烈,并向颌下、耳后、颈部放射。
全身症状:发热、乏力、心悸、食欲减退、手胀手肿等。
特征性“寒热往来”:反复出现畏寒(甚至寒战)与发热、出汗交替,尤其在下午明显。
亚甲炎一般预后良好,复发少见。但需注意,仍有5%—10%的患者可能发展为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需要终身服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预防方法与预防感冒类似,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同时增强抵抗力。
如果您或家人在“感冒”后出现以下症状:反复发热、畏寒(下午尤为明显);颈部(甲状腺区域)疼痛不适;常规感冒药、退烧药效果不佳;请务必提高警惕!
这很可能不是简单的感冒未愈,而是亚急性甲状腺炎。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进行甲状腺相关检查(如触诊、B超、甲状腺功能等),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
夏季是亚甲炎高发季节,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发生。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供稿:杭州市临平区卫生健康局、杭州市临平区临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叶锦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