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热点关注>
古稀老人命悬一线,多学科协作救治终化险为夷
发布时间:2025-07-09 09:47:50 星期三   每日商报

每日商报讯 上周,年过古稀的成奶奶半夜11点因腹痛、呕吐、黄疸被送到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急诊室救治。入院时,她已出现血压下降和休克等症状。

医院急诊科医生迅速接诊,完善相关检查后很快明确病因,考虑胆总管结石、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由于患者胆管被结石完全阻塞,导致胆汁无法正常排出,细菌大量繁殖并进入血液,引发严重的感染和脓毒症休克。若不及时解除梗阻,患者随时可能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且梗阻时间越长死亡率就越高。

时间就是生命,急诊医生迅速为成奶奶进行其他检查,结果提示严重感染、肝功能严重异常,另外,腹部CT提示胆总管下段多发结石及肝内外胆管扩张。该院消化科谢齐贵副主任医师立即赶来会诊,综合考虑为胆总管结石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

诊断明确后,当务之急是紧急解除患者胆道梗阻,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该症属于急危重症,病死率高,如得不到及时有效救治,会继发感染性休克、全身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谢齐贵表示。

然而,成奶奶的既往病史令手术风险陡增。她既往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平时控制差,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另外有脑膜炎病史,平时认知、表达异常,无法配合操作。

手术风险极大,但成奶奶病情危重,治疗刻不容缓。专家会诊后决定在急诊重症监护室行静脉麻醉下床边无射线支持的ERCP胆道内引流,快速解除胆道梗阻、控制胆道感染,待情况改善后,再择期行ERCP取除胆管结石手术。

随后,在多学科的保驾护航下,顺利解除成奶奶胆道梗阻,通畅胆道引流,历时20分钟手术顺利完成。术中抽出大量脓性胆汁,术后患者继续在监护室进行抗感染、保肝、利胆治疗,第二天复查血,感染及黄疸指标已明显好转。后转入消化科普通病房,在科室医护团队的齐心协力下,成奶奶的病情缓解并顺利出院。

据悉,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是急性胆管炎的严重表现形式,是肝内外胆管结石最凶险的并发症,也称为急性重症胆管炎。主要表现为典型的腹痛、寒战高热和黄疸的三联征。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和低血压的临床表现。早期可出现中毒性休克和胆源性败血症,应及时治疗,否则病死率极高。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消化科主任费保营主任医师表示,应对该重疾,准确的判断是关键。日常如果突然出现剑突下或右上腹剧痛,可持续性发作,出现寒战、高热、恶心、呕吐等症状,并可能出现黄疸,如再出现烦躁不安、昏迷、休克等症状,需要考虑出现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此时应该紧急就医,结合临床检查诊断疾病,遵医嘱进行相关针对性治疗。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冯双 通讯员 叶丽 张煜锌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