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主任,我的肾是不是废了?”
42岁的王先生(化名)捏着自己最近一次的体检报告,心中惴惴不安。
化验单上赫然写着血肌酐142umol/l(正常值41-111umol/l),焦虑了好多天的他来到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风湿免疫肾内科门诊。
郑红霞主任医师详细询问了解到,王先生前几年的血肌酐都是正常的,这次体检前刚因为流感服用一些退烧药,这很可能才是导致他血肌酐升高的因素。
郑主任嘱咐王先生回去多喝水,并辅以中药调理。一周后复查血肌酐降到了正常范围,他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
血肌酐
是肾脏清除的“垃圾”
“在临床上经常会遇到因为血肌酐升高而感到焦虑的患者。”郑红霞主任说。
血肌酐其实是肌肉代谢的“垃圾”,它主要通过通过肾脏排出。如果血肌酐升高,说明肾脏的清除“垃圾”的能力出现问题。
“血肌酐的升高是结果而不是病因,我们一定要找先到肌酐升高的原因,才有可能让肌酐下降或阻止肌酐进一步升高。”
慢性肾脏病是一个隐性杀手,如果思想不重视,治疗不及时,可能发展为晚期肾功能衰竭(俗称尿毒症)。
血肌酐水平升高
一定是肾功能受损吗?
肾脏是排泄肌酐的主要器官。血肌酐水平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肾功能受损。
虽然肾功能受损是导致血肌酐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还有其他多种因素也可能导致血肌酐水平升高。
体内失水过多
如出现发热、多汗、饮水量过少、多尿等情况,导致血液浓缩,肾血流量减少,肌酐排泄减少,从而使血肌酐升高。
饮食因素
在测量肌酐前,如果进食大量的肉类,测出的血肌酐也可能会升高。因为体内肌酐的来源之一是从食物中摄取。
生活习惯影响
长期高蛋白饮食、过度劳累、剧烈运动等,可能会增加肾脏负担,导致肌酐产生增多或排泄减少,引起血肌酐升高。
特别是剧烈运动后,体内产生的肌酐就会增多,也会导致肌酐升高。
药物影响
某些药物具有肾毒性,长期或大量使用可能损伤肾脏,导致血肌酐升高。
从今天开始
呵护好我们的“肾脏”
今天(2025年3月13日)是第20个“世界肾脏日”。今年“世界肾脏日”的主题是“您的肾脏还好吗?早检查,保健康”。
那么,如何更好地呵护好我们的“肾脏”呢?郑红霞主任提醒大家尽量要做到以下几点:
1、早预防:重视健康体检
肾脏病的筛检非常简单便捷,价格也很便宜,主要做尿常规检查、肾脏B超和血肌酐检查。
对可能引起肾脏病变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一定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控制,家族中有肾脏疾病的人群更要定期体检。
2、早发现:留心“蛛丝马迹”
浮肿:晨起眼睑和 / 或双下肢浮肿。
小便异常:小便颜色的改变或出现泡沫尿可能提示肾脏病。尿常规中出现红细胞及尿蛋白需要考虑是否存在肾病。
其他症状:如果还出现精神萎靡不振,感觉容易疲倦,胃口不佳,多提示肾脏病变可能已经较为严重。
3、早治疗:积极规范治疗
发现肾脏问题,一定要积极正规治疗,千万不能听信虚假广告宣传而使用成分不明的偏方,不仅延误疾病治疗,还可能造成不可挽救的后果。
4、早知道:避免乱用肾毒性药物
尤其对于基础有肾脏病或高龄老人,一定需要注意慎用肾毒性药物,如一些西药的止痛药、退热药等。如果需要使用,一定要在专业的医生指导下进行。
本期指导: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风湿免疫肾内科主任医师 郑红霞
供稿: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