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词:
“医生你看,我现在血压完全正常了,而且把降压药都停掉了!”
11月13日下午,文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拿着报告单来复诊的吴阿姨喜出望外。半年前,她在这里的体重管理门诊开启了自己的减重之旅,用3个多月时间减去了20多斤。“社区医院都能帮忙减肥,这个真的蛮新鲜的。”
减肥,一直是个热度极高的话题,很多人都曾在朋友圈立下“豪言壮语”。今年,国家卫健委联合多部门推出“体重管理年”活动,杭州好多社区医院也相继开设了体重管理门诊。几个月下来,不少人在这里完成了“蜕变”。
微信群里8对1指导减肥
吴阿姨第一次来到体重管理门诊,是今年4月份。那时候的她体重超过160斤,常年有高血压,需要定期服药。“那个时间应该是我最重的时候,稍微走个楼梯就会气喘吁吁,整个人经常觉得累。”
在儿媳的建议下,她走进了文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体重管理门诊,当时这里才刚开一个月,吴阿姨算是头批来就诊的。
进入诊室后,吴阿姨有些意外,因为“对付”自己的医生不止一个,全科医生、中医师、营养师、运动指导员……大家轮流上阵,从基础疾病到饮食习惯,问得非常详细。
确定开启减肥计划后,医生建了一个微信群用于日常交流。群里一共9个人,除了吴阿姨外都是团队里的医生。按照要求,吴阿姨要将自己的每天三餐拍照传进群内,并每天测量血压数据。
一开始,医生让吴阿姨依旧按照自己的习惯进行饮食。三四天后,根据吴阿姨每天发上来的菜谱,医生进行了针对性指导。“那时候才晓得,鱼皮、鸡皮这些都要尽量少吃,以前我很爱吃的。”吴阿姨说。烹饪方式上,医生建议她尽量多用清蒸的方式。
除了饮食调整,运动也要跟上。考虑到年龄和身体情况,运动指导员陈璐给吴阿姨安排了“八段锦”,强度较低,但足以起到“燃烧卡路里”的作用。
按照这样的节奏,吴阿姨慢慢步入了减肥正轨。大约半个月后,她第一次感受到了身体上的变化,体重掉了几斤,走楼梯也不那么费劲了。初见成效后,吴阿姨减肥劲头更足了,哪怕出去旅游,也会严格遵照健康生活习惯。不仅如此,她还学会了看食品配料表,买东西时会估算热量和糖分。
3个月后,吴阿姨成功将体重从160斤减到140斤以内。而比这个数字更重要的,是她的血压指标也有明显好转,甚至连降压药都不需要吃了。
“不难熬”的减肥更能坚持
取得阶段性成功的吴阿姨,现在也没有放松,目前体重相当稳定。回过头来,她觉得前期养成习惯很重要,“其实越减到后面越轻松,因为好习惯养成后,你自然就会去遵守了。”
“从3月份开始,像吴阿姨这样的案例,我们一共接了100多个。”文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减重门诊负责人朱秋静告诉记者。从目前统计结果看,效果也挺喜人,减重成功的占到90%以上,而且基本没有出现反弹。
事实上,很多人在减肥开始都是热情高涨,给自己定下远大的减肥目标,但能坚持下来的寥寥无几。在朱秋静看来,让大家尽量舒服地减肥,能大大提高成功率。“就算减重,也是可以吃饱的。”
对于刚开始减肥的人,医生并不会一开始就给一份“标准”菜谱。为了减肥,强行让大家吃不合口味的食物,并不是个好选择。
在饮食方面,朱秋静给出的基本原则是:多吃蔬菜、多摄入优质蛋白、少吃油炸肥腻类食物,主食可以多吃些粗粮、杂粮。“其实没有绝对不能吃的东西,只是不健康的食物要少吃。这就是我们说的生活化减脂,先能让人坚持下去,再从中慢慢调整结构及烹饪方式。这样大家体验感也会好很多。”
比如不少人爱吃红肉,朱秋静不会拦着,但会建议他们多选择清蒸,这样热量会低不少。而且同样一份饭菜,进食顺序也有讲究。“一般来说,我们会推荐大家以蔬菜、蛋白质、主食这样的先后顺序完成进食。”
一味追求快速减重不可取
从多家社区医院的情况来看,参与减肥的人群从十几岁到六七十岁都有,主力人群则是三十来岁的年轻人,其中很多都是和朋友、家人一起组团减肥。显然有同伴在一起,减肥的动力会更足。大家每天在群里按时打卡,互相督促。
如今社会上减肥机构繁多,不少都打着诱人标语,“保证XX天内减去XX斤。”但在社区医院,这样的承诺是不会有的。“每个人体质情况都不一样,而且减肥最终目的是健康,单纯看数值并没有那么大意义。”朱秋静说。
从健康角度看,一味追求快速减重并不可取,大家要避免极端节食或使用未经验证的减重产品,这些方法或许能在短时间内快速起效,但却可能对身体造成长期伤害。健康的体重需要长久维持,良好的饮食、运动习惯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在大家看来,选择到社区医院减肥,一来是离家近,复诊起来也方便;二来是专业,科室都由资深医生坐镇,减起来更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