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词:
今年7月,浙江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为一名93岁高龄老人植入了AveirTM螺旋固定式无导线起搏器,有效缓解心律失常。据悉,这是该款无导线心脏起搏器上市后,全国首批开展此项新技术的成功案例之一,标志着浙江医院在心脏疾病治疗领域实现新的突破。
浙江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主持工作)陈建明主任医师表示,心血管疾病是增龄性疾病,在老年群体中高发,致残致死率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如今,随着医院治疗理念和技术的日益发展、医疗器械和设备的不断革新,越来越多原本饱受心脏疾病之苦的高龄患者,得以有品质地延长生存时间。
植入无导线起搏器
为九旬老人稳住“心跳的节奏”
无独有偶,就在不久前,浙江医院心血管内科成功为一名更年长的心律失常患者植入micro DR无导线起搏器。
李大爷(化名)今年94周岁,患老年痴呆多年。3月已查出房室传导阻滞,但他一直排斥治疗。家人考虑到装上心脏起搏器,他随时会乱抓导线,很可能适得其反,决定先多加照料维持现状,走一步看一步。
前段时间,家人发现李大爷久叫不醒,陷入晕厥状态,赶紧将其送到浙江医院救治。经检查,他意识模糊,心率过缓甚至发生停搏,医生先安装临时起搏器帮助他恢复心跳。
但是一直用临时起搏器不是长久之计。由心血管内科牵头,召集超声科、血管外科、ICU、心脏外科、麻醉科等,立即展开多学科讨论,综合评估治疗方案及患者及家属的治疗意愿,最终选择植入无导线起搏器。
陈建明介绍,和传统起搏器相比,无导线起搏器的体积更小,没有线和囊袋,感染风险大大下降。传统起搏器在操作过程中,会出现气胸、血胸等并发症,植入后还面临着囊袋出血和感染,电极导线导致心脏穿孔、切口愈合慢等问题。此外,因为担心电极导线脱位,术后一段时间,还要限制患者的手臂活动,避免深呼吸和剧烈咳嗽。而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时无切口、无伤疤、无受限,患者几乎感受不到它的存在。
顺利植入无导线起搏器后,立即稳住了李大爷“心跳的节奏”,一家人时刻提心吊胆悬着的心终于放下许多。
运用微创介入治疗技术
1cm创口一次解决两大心脏问题
因为功能衰退、多病叠加、康复困难……“高龄”往往与“高风险”并存,对于治疗的理念和技术提出更高要求。今年7月,浙江医院为一名86岁重症心衰病人,顺利开展PCI(冠脉介入)+TAVR手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一站式治疗,不用开胸,只需要一根导管就完成手术。
据悉,患者王奶奶(化名)查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造成富含氧气的血液无法全量通过心脏大门,输送到需要氧气的组织和脏器,导致身体缺血缺氧,心脏越来越“累”。不仅如此,她的冠状动脉也狭窄严重,还有肺部感染,可以说随时都有猝死的风险。
基于患者高龄、病情重、合并症多、多脏器功能不全的特征,浙江医院院长、心血管内科专家毛威教授在术前组织多科室部门展开MDT讨论,最终确定PCI+TAVR手术治疗方案。
据了解,TAVR手术是一种微创介入治疗技术,只需经股动脉入路将特制的人工瓣膜送到主动脉瓣的位置,代替原有病变的主动脉瓣,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是目前高危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最新的有效治疗手段,也是高龄高危外科手术禁忌患者的唯一希望。
这项技术对医生的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要求极高,在浙江医院医护团队的紧密配合下,整台手术仅开了约1cm的创口,用时仅两小时就成功完成“冠状动脉造影+人工瓣膜植入”,一次性解决王奶奶心脏最严重的两大问题。术后,她的胸闷气短症状明显好转,心功能恢复良好。
心脏疾病无小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衰等都是致命威胁。陈建明建议,在做好常规体检的基础上,有心血管病家族史以及三高的人群还要关注“心脏体检”,定期进行心超、心脏核磁共振、动态心电图、冠脉CTA、血管评估等检查,守护“生命之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