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热词:
结石怎么治?
结石能不能自行排出?
0.6厘米是个“分水岭”
吴海洋介绍,根据从无创到有创、从微创到开放的原则,尿路结石的治疗主要有排石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碎石取石、经皮肾镜碎石取石、经尿道膀胱碎石取石、腹腔镜下切开取石、开放手术等方式。
仅从结石的大小来说,当直径小于等于0.6厘米时,有自行排出的可能;直径大于0.6厘米时,自行排石的可能性较小。
“临床上其实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分界值,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患者是否适合通过饮水、药物等进行排石治疗,还需要综合考虑结石表面是否光滑、结石以下尿路是否存在梗阻、结石停留于局部的时长等因素。”
体外冲击波碎石
更适用于治疗输尿管结石 成功率约为70%
如果排石治疗效果不佳,从尽可能少对身体产生创伤的治疗原则出发,最常见的泌尿系统结石治疗方式之一就是体外碎石(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体外碎石的原理非常简单,通过B超或X线进行定位,将机器产生的高能冲击波聚焦到结石所在的位置,利用冲击波将结石震碎,使其随尿液排出体外。”浙大邵逸夫医院庆春院区泌尿外科芮雪芳主任医师介绍,2023年全年,医院接诊体外碎石患者超过1100人次,男性多于女性,年龄段主要集中在30岁-60岁。“夏天的接诊人数会有明显增加,大约比其他季节多三分之一。”
“体外碎石主要针对的是上尿路结石,也就是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在我们医院,体外碎石的患者中最多的是输尿管结石。”芮雪芳提到,根据相关诊疗指南的建议,粗略来说,肾结石小于2厘米,输尿管结石小于1厘米,可以考虑体外碎石。“指南上也提到小于3厘米的膀胱结石可以考虑体外碎石,但我们一般来说并不提倡。”
芮雪芳强调,结石的大小只是最粗略的判断依据,临床上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结石的硬度、位置、患者病史、个体情况等。“比如一颗输尿管结石,虽然小于1厘米,但CT值非常高(提示结石很硬),或者肾积水很严重,结石和输尿管可能存在粘连等问题,如果非要体外碎石,能否成功打碎不说,一旦引起术后的并发症,麻烦更多。”
根据相关统计,针对输尿管上段结石,体外碎石的成功率约为70%,而输尿管中下段的成功率会略低一些。而对于肾结石,体外碎石的成功率大约为50%。
同一部位的同一结石
一般体外碎石最多不超过3次
体外碎石需要做几次?芮雪芳表示,从临床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患者可以一次成功,但个体情况毕竟存在很大差异,也有一部分患者需要二次碎石,或者效果不佳,转而进行微创手术。
“对于同一部位的同一结石,一般体外碎石最多不超过3次。如果需要二次体外碎石,常规要求至少间隔一周,实际操作中,我们一般要求两周,因为排石也需要过程,如果在两周之内成功排出,就能避免二次体外碎石。”
芮雪芳曾接诊过一位10年间体外碎石11次的患者老王。
老王53岁,10年前查出输尿管结石,同时还存在双肾多发结石。因为这些小石头,这些年里老王反复腰痛,曾做过4次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2019年,老王经人推荐找到芮雪芳。“患者10年里一共做了11次体外碎石,不过都不是同一个位置。有几次,我们曾劝他去做微创手术,但是不到没有一丝可能,他还是不想手术,好在后来体外碎石的效果还都不错。”
芮雪芳说,老王有痛风的病史,平时尿酸控制也不好,指标有500多。每一次来门诊,她都反复向老王强调,像他这种情况,必须要从源头上降尿酸,再用上相应的药物,否则还是容易出现结石,难道次次来碎石?
反复磨嘴皮子,老王终于听进去了,严格遵医嘱,从2015年开始就不正常的肾功能终于在半年前恢复正常。7月初来医院复查,尿酸指标正常,左肾还有一颗2毫米的小结石,根据芮雪芳的评估,通过持续用药,大概率能自行排出。
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
可同时处理输尿管上段结石和肾结石
针对直径大于等于1厘米的尿路结石,或经保守治疗、体外碎石效果不佳的情况,通常建议采取外科治疗方式。
吴海洋介绍,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可用于治疗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由尿道经膀胱进入输尿管内,利用套石网篮或取石钳把结石取出,或在输尿管镜下用气压弹道碎石机、激光碎石机、超声弹道等碎石设备精确碎石后取石。“从既有的通道进入,好比经过大门进入房间,对身体的损伤相对小”。
输尿管镜可分为软镜和硬镜,软镜柔韧性好,能够到达肾盂、肾盏,可同时处理输尿管上段结石和肾结石;硬镜则主要用于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
相比于“从大门进入”的输尿管镜,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需要新开辟一个通道——在超声或X光定位下,经腰背部细针穿刺直达肾盂或肾盏,扩张并建立皮肤至肾内的通道,在肾镜下碎石或取石。“好比在墙上打一个洞,对身体的损伤相对大一些,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2厘米以上直径较大、多发的肾结石。”
“其他还有用于膀胱结石、尿道结石治疗的经尿道膀胱碎石取石术。而耻骨上膀胱切开取石术,也就是传统的开放手术,目前已经很少开展。”
结石如何预防、避免复发?
尿路结石不是局部问题 需要像糖尿病、高血压一样全程管理
尿路结石的成因有很多,总体来说,它并不是局部问题,也需要像高血压、糖尿病等一样进行全程管理,从生活方式的改变做起。
吴海洋提到,不管是从避免复发还是预防的角度,确保每日饮水(不含糖、不含咖啡因的白水)充足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条件之一,最好保持每天1500毫升的尿量,“这就要求每天的饮水量至少达到2000毫升,夏天还需要适当增加。”
“饮食方面,均衡饮食总是没有错的,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避免食用过多的高盐、高蛋白食物。对于草酸钙结石患者,减少摄入含高草酸的食物,如咖啡、茶叶、坚果、巧克力等;对尿酸结石患者,尽量避免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烧烤等。”
对于有结石病史或高复发风险的患者,可以完善结石成分分析、电解质、甲状旁腺激素、维生素D等进行对因治疗,有条件的患者也可以完善24小时尿液分析。接受过手术碎石的患者,一般建议术后3-6月内再次进行复查(B超或CT),以确认排石情况;而对于有代谢性疾病的患者,则推荐长期、规律的随访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