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词:

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热点关注>
“蚯蚓腿”不止老年人有
发布时间:2024-04-24 09:39:05 星期三   健康浙江

下肢静脉曲张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下肢静脉内压力增高,破坏静脉瓣膜,使静脉内血液倒流、血液瘀滞和静脉内高压,从而产生下肢静脉迂曲扩张、下肢酸胀等一系列症状。民间俗称“蚯蚓腿”“浮腿筋”,在成年人群中发病率高达20%以上。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超过1亿人罹患此病。

以下几种原因容易导致静脉曲张:

1.重体力劳动

正常静脉内有瓣膜能防止血液倒流。瓣膜像门一样随着呼吸运动有规律的开合。当重体力劳动的时候,巨大的静脉压力会冲击静脉瓣膜产生炎症因子如CD11b/CD18、L-selection、VLA-4等。这些炎症因子会引起瓣膜结构改变从而导致瓣膜关闭不全,进而产生血流返流、静脉壁膨出、毛细血管高压、皮肤色素沉着等一系列症状。

2.久坐不运动

长时间坐着不运动,缺乏小腿肌肉的收缩,容易导致下肢静脉持续性高压,所以办公室白领及程序员这些久坐不运动的人群静脉曲张发病率并不低。而运动员极低的静脉曲张发病率也可以证明,绝大多数的运动方式是有利于预防静脉曲张的。

3.遗传

静脉曲张有明显家族遗传倾向。研究发现,当父母双方都患此病时,子女患静脉曲张的风险为90%,如果父母只有一方有静脉曲张,则男性子女发病率为25%,女性为62%。已有研究证实,该疾病为外显率可变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4.其他问题

肥胖、怀孕、前列腺肥大、便秘等可以引起静脉压力增高的因素都是明确的发病因素。因此,诸如孕妇、肥胖及高龄人士,都有极大的患病风险。

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一定要专业的血管外科医生根据患者自身的血液动力学检测,了解静脉高压的原因,才能给出合适的治疗方法,大致有保守治疗、硬化剂注射治疗及手术治疗。

1.保守治疗

早期最轻的毛细血管扩张,即静脉曲张C1期,可以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如多活动、多喝水及穿弹力袜来缓解症状。该疾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特效药物,所有的药物只能部分改善症状。弹力袜加压治疗是比较受推荐的治疗方式,可起到预防以及延缓进展的作用,弹力袜的疗效主要是看压力大小,预防型的弹力袜为1级低压,治疗型的弹力袜压力为2级中压。此外,弹力袜的选择需配合肢体的大小直径,应根据疗效需求和肢体的粗细,到专业药店测量选购。但无论药物治疗或是弹力袜加压治疗,都只能起到延缓静脉曲张进展的作用。

2.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

该疗法无需麻醉、极其微创、立打立走,特别适用早中期的静脉曲张以及手术治疗的联合使用。但硬化剂治疗是有明确的适应症的,最主要的是需要根据曲张静脉的直径(小于6毫米)。

3.手术治疗

分为传统抽剥手术和微创腔内手术。传统抽剥手术历史悠久、疗效确切,但创伤大,恢复慢,越来越不被临床采用。微创手术分为激光、射频、微波等,目前主流以射频为主,其和传统抽剥手术疗效对等,且具有微创、美观、住院时间短的优点,可局麻下操作,甚至能做到当日手术当日出院,为国内专业血管外科使用最广泛的微创手术方案。如果静脉曲张到了C2期,也就是肉眼可见有静脉曲张的症状,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请血管外科医生判断是否需要手术来阻止疾病进展到更严重的病期。

下肢静脉曲张怎么预防?

1.日常注意多休息,休息时可垫高下肢,必要时按摩腿部,促进血液循环。

2.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不动,坐时勿“跷二郎腿”,常做踝泵运动。踝泵运动有效利用小腿肌肉的挤压泵血功能,可以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预防静脉曲张,每隔1小时就应活动一会儿。

3.避免高温,高温可使血管扩张、加重静脉内血液淤滞。静脉曲张的患者在温水泡脚时,常常出现明显的下肢沉胀感,这是因为温度升高引起。

4.养成规律的运动习惯,特别是游泳、慢走等,活动时腿部肌肉收缩,可帮助静脉血液回流。运动时最好穿上弹力袜,可以有效的消除疲劳感。

5.均衡饮食,防止便秘,避免过度肥胖,积极治疗引起排尿困难及慢性咳嗽的原发疾病。

6.避免增加腹压,不穿束腰过紧的衣裤,选择鞋跟较低的鞋子和宽松的衣裤,尽量避免穿高跟鞋。

7.穿医用弹力袜或绑弹力绷带。孕妇怀孕期间可能诱发和加重下肢静脉曲张,更宜考虑穿弹力袜保护和预防下肢静脉曲张。

供稿:浙江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 蒋劲松

来源:健康浙江    作者:    编辑:陈俊男

 

下肢静脉曲张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下肢静脉内压力增高,破坏静脉瓣膜,使静脉内血液倒流、血液瘀滞和静脉内高压,从而产生下肢静脉迂曲扩张、下肢酸胀等一系列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