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词:
10%的胃癌和家庭遗传背景相关
这类患者往往较年轻,肿瘤恶性程度高
的确,胃癌的发生和不良的生活习惯、环境因素、饮食结构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有一定关联,但临床上,还有10%的胃癌患者发病和这些因素关系不大,而跟家庭遗传、基因突变等相关。
“这类人群要特别小心,胃癌发生的年龄可以在40岁以下,甚至可以发生在十几岁、二十几岁。”程向东教授说,尤其值得警惕的是,这类患者除了发病年龄轻,还有一个特点,肿瘤的恶性程度往往较高,很多患者查出来已是皮革胃或印戒细胞癌晚期。
程向东教授表示,根据病理类型的不同,胃癌可分为腺癌、腺鳞癌、鳞癌等,其中最常见的便是腺癌。在腺癌中,有一种特殊的类型叫做印戒细胞癌,发病率较低,却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侵袭力强,进展程度快。
“从生物行为学来说,印戒细胞癌特别容易转移,肿瘤细胞在腹腔里种植转移,就像种子埋在土壤里,后面就会到处生根发芽。最棘手的是,印戒细胞往往潜伏在胃黏膜下面,表面看起来挺光滑,如果医生经验不足,还不一定能看出来,但它发展又非常快。”
程向东教授表示,由于印戒细胞癌早期并无明显症状,大部分患者到了中晚期才发现,当出现腹腔转移、子宫转移,出现强烈的腹痛、乏力、腹水等症状,这时候再进行治疗,预后就比较差了。
程向东教授说,印戒细胞癌多发于年轻患者尤其是年轻女性,不少年轻女孩子爱美,平时注重节食减肥,往往觉得食量变小、容易吃饱是伴随减肥而来的正常现象。甚至印戒细胞癌进展期内,体重减轻,人很快变得消瘦都认为是减肥成功的效果。此外,年轻患者通常不会去做常规的胃镜筛查,当出现症状时往往已到晚期,甚至失去了手术机会。
胃癌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 这类患者多数在五六十岁发病
前段时间,“一家四口同患胃癌”的消息引起大众关注,不少人担忧:胃癌会遗传吗?
“临床中偶尔也会接诊一家有两个甚至多个胃癌患者的情况,这被称为家族聚集倾向。”徐志远提到,一般出现这样的情况,很多人首先就会想到遗传的原因。“确实,我们不能否认这种家族聚集性的胃癌和遗传可能存在一定相关性,但从所有恶性肿瘤的大范围来看,从真正的遗传角度来说,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证据显示胃癌是一种遗传性很强的恶性肿瘤。”
徐志远教授想到了老朋友刘先生。他和刘先生的第一次见面是在两年多以前,“那时候,他带妈妈来看病,确诊了胃癌,相对早期,我们为他妈妈做了手术,效果不错,恢复也挺好。”后来,刘先生推荐了自己的阿姨来浙江省肿瘤医院。“因为他的阿姨胃部不适,来医院做了胃镜,胃镜下摘除了一颗形态不是很规则的息肉,病理结果证实是原位癌。非常早期,术后不需要进一步治疗,目前在定期随访。”
两个月前,刘先生又介绍自己的舅舅来找徐志远教授。“患者的病情处于中晚期,暂时没办法手术,需要先化疗,然后再根据情况决定手术时机。接诊这位患者的时候,他倒是挺平静,‘我们兄弟姐妹4个人,全是这个毛病’。”这时候,徐志远才知道,原来刘先生的妈妈有三个兄弟姐妹,加上她自己在内,一共是4个人,全都确诊了胃癌。其中一个阿姨是4人中最早发病的,在外院就医。
徐志远提到,分析临床中接诊的存在家族聚集倾向的胃癌患者可以发现,不管是父母与子女之间还是兄弟姐妹之间,大多数的患者发病年龄都在五六十岁,这本身就是胃癌的高发年龄段。比如刘先生的母亲和她的兄弟姐妹,4个人都是在五六十岁的年纪发病,如果存在明显的遗传因素、基因突变等问题,大多数发病会更年轻一些。
“肿瘤的发生发展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也不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我个人认为,呈现家族聚集倾向的胃癌,多数还是可能与生活环境与生活习惯有关。”
胃不舒服先别忙着吃药,容易耽误病情
发现问题早处理,时间和经济成本反而都是最小的
俗话说,十人九胃病。很多人在胃不舒服时,选择熬一熬,或者吃点胃药。浙江省肿瘤医院胃外科杨立涛主任医师特别提醒,胃不舒服不要先忙着吃胃药。“我们常常告诉患者,即使是胃癌,很多患者在早期时靠吃药也能有一定程度的缓解,可这样一来往往会耽误病情,所以建议胃不舒服先尽快做个检查,等到检查结果出来,再吃药也不迟。”
杨立涛曾接诊过一位40岁出头的胃癌患者,爸妈年纪大了需要赡养,家里还有两个孩子。为了照顾一家老小,他的妻子全职在家,他是家里唯一劳动力,做着辛苦的体力活。
“刚开始也不是没有症状,但患者能熬就熬,熬不过就买点胃药吃吃,直到便血、极度消瘦,没办法工作了才来医院,一确诊就是晚期。”杨立涛说,事后问患者为什么不早点来,患者说请假就没有收入,一家老小都靠他生活,不舒服也管不了,不敢生病,更生不起病……
“其实反过来想,比起疾病进展到晚期的后悔莫及,发现问题早处理,时间成本、经济成本反而都是最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