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词:

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热点关注>
如何让潜伏很深的病毒无处遁形? 如何尽力挽救每一位危重病人?
听浙大一院专家团队解读与病毒作战的斗争经验
发布时间:2020-02-19 11:41:41 星期三   杭州日报

昨日,记者从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第二十三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全省疫情防控形势进一步趋稳向好。这与浙江医疗团队高效有序的治疗密不可分。

作为全省最早的省级新冠肺炎定点诊治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同步发布了新冠肺炎浙江诊疗经验(精简版),这也是该院第一次系统梳理并发布浙江在诊治新冠肺炎的经验,浙大一院专家团队对此进行了解读。“新冠肺炎患者从普通型发展为危重症,病情千变万化,这为浙江诊疗经验的总结,提供了贴近临床的一手资料。但这套经验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必须得按照医院本身的条件水平进行摸索,我们还需要与别的兄弟省份医院互相借鉴。”浙大一院党委书记梁廷波说。

核酸检测为标准

但并非唯一标准

梁廷波告诉记者:“浙江诊疗经验共11条内容,每一条都是专家们反复讨论,谨慎总结而来,这是基于浙大一院在SARS和H7N9禽流感时的实战经验,也是对目前浙大一院治疗新冠肺炎病人的初步经验合集。”

据统计,截至18日20时,浙大一院之江院区累计收治确诊病例101位,重症危重症超七成,之前已累计出院45人,不少危重症患者在此痊愈出院。

在诊断标准一项,核酸阳性依旧是诊断新冠肺炎的“金标准”。梁廷波表示:核酸检测为标准,但不以核酸检测为唯一。

检验科主任陈瑜告诉记者:“在检测中,痰标本的阳性率最高,鼻拭子次之,咽拭子最低,所以采样人员要做到有痰必采。另外,还要结合呼吸道标本、粪便、血液等联合检测,外加CT影像学检查结果,提高疑似病例的诊断灵敏度。”

在接诊杭州首批新冠肺炎患者之前,浙大一院实验室已准备了核酸试剂,所以从武汉回杭的黄先生,才很快得出核酸检测结果,为确诊和治疗争取了时间。

影像学诊断在首批病人确诊时就采用

在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第五版)诊断与出院标准中,对于影像学诊断有了具体的要求。在浙大一院,影像学诊断在首批病人确诊时即采用。

梁廷波表示,从国内有新冠肺炎病例开始,浙大一院制定的预案中,发热门诊进行了AB分区,患者去CT室做检查,都有特定的路线并有专人陪同,同时检查完毕,配备全套消毒计划。杭州首位新冠肺炎患者在就诊当日就进行了CT检查,当时显示:两肺实变,当即被收诊。

呼吸科主任周建英说到一个病例,“在发热门诊,我们碰到一个患者2次核酸阴性。按照标准,应该排除感染。然而看了CT片子,我不放心,还是按照疑似病例送到了之江院区观察,结果第二天的核酸检测就是阳性。这个病人为重症,病毒量很大,如果将这个病人放回社区,难以想象。”

在浙大一院,24小时都可进行CT检查,危重病人还可进行床边拍片,检查结果有利于诊疗方案的调整。

这种病毒隐藏很深 曾有核酸检测5次阴性的确诊病人

“新冠肺炎的病毒隐藏很深,传染性很强,所以我们在临床中需要高度警惕。”感染病科主任盛吉芳谈到了第二批出院的一个女患者,“就诊时,患者做了5次核酸检测,都显示阴性,但从CT片中,其肺部症状和常规的肺炎或支原体感染不同。因为这个病人符合流行病学史,在我们坚持之下把她留下来隔离观察,最后也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较早治疗,很快痊愈出院。”

盛吉芳进一步介绍,“这样的例子,我们碰到了4例,所以对于这样的患者,我们进行隔离治疗,进一步明确诊断,不漏一个感染者。”

抗病毒和呼吸支持是治疗关键

在病人治疗上,浙大一院常务副院长、感染病专家裘云庆说:“抗病毒治疗和呼吸支持仍然是治疗的关键。抗病毒治疗,有两个目的,第一患者病情好转,第二病毒传染性下降。”

盛吉芳谈道:新冠肺炎是急性传染病,据该院临床统计,该病潜伏期大多在3-7天,而且病程发展迅速,高热、咳嗽、气促,两肺弥漫病灶和渗出,病毒入侵至肺泡中,产生肺部实性变化。如果将人体比作一个战场,病毒的主要靶向器官就是肺组织。

在对于危重症患者呼吸支持上,重症监护室主任蔡洪流说:“俯卧位通气对治疗水平提出很高要求,但在危重病人的通气管理上,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这套经验被郑霞医生也同样带到了武汉金银潭医院。”

相较于第五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制定的出院标准,浙江诊疗方案中,多了一条粪便病毒核酸检测阴性。

对此,梁廷波解释:新冠肺炎传染力很强,目前还没有摸索出中间宿主。虽然粪便核酸检测不作为国家诊疗方案的必须,但浙大一院作为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必须从基础研究,到临床治疗,流行病学传染途径,多点发力,切断一切可能的传染途径。

检验科主任陈瑜说,粪便检测不过关,还在留院治疗的患者不止一个。有个危重患者,本来痰标本检测已经连续阴性,可以第二批出院,但粪便检测一直是阳性,从社会担当来讲,这样的患者必须恢复到粪便病毒核酸检测阴性,才可出院。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柯静 通讯员 王蕊 胡枭峰    编辑:邹卓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