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词:

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热点关注>
尿频、乏力,一入院就被确诊尿毒症
发布时间:2019-12-20 16:08:30 星期五   杭州日报

尿频、乏力、面色差……以为吃得不好,没想到一进医院就查出了尿毒症。昨天下午,市中医院肾病科副主任医师张敏鸥看着马女士的检查报告有些惋惜,如果能早几年发现,说不定病情还有转机。 平时,市中医院肾病科的患者不少,医生统计发现,门诊中,10%-20%的肾病患者曾有过尿路感染。这个不起眼又很常见的疾病,可能给肾脏带来“灭顶之灾”。

45岁的她突然确诊尿毒症

张敏鸥博士是全国名中医、市中医院肾病科学术带头人王永钧教授的徒弟。45岁的马女士特意来找他看病。大约从两三年前,马女士就感觉小便次数增多,人也没力气,一直以为是吃得不好,营养不良。前段时间,她到医院做了检查,发现双肾已经明显萎缩了。 “慢性肾衰竭,也就是尿毒症。”张敏鸥若仔细询问后得知,早在年轻时,马女士就有过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统感染的症状,抗生素治疗后可以缓解。之后往往在劳累,天热喝水少的时候发,但配些消炎药就能改善,有时腰酸胀,也没有重视。 “最初只是尿路感染,反复发作细菌逆行感染后,引起慢性肾盂肾炎,再发展到如今的肾衰竭,病程恐怕已超过20多年。”张博士说,因为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期,马女士今后只能靠透析维持生命。 相比马女士,病房现在还有一位76岁的患者比较幸运,入院时也被确诊为急性肾衰竭,尿毒症。 “一年前,该患者就出现过尿频、尿急的症状,最近突然小肚子痛,还尿血,入院一查,发现尿红细胞和白细胞4个加,血肌酐指标短短两天就升至590umol/L,是常人的7倍多。”张敏鸥说,老人的病情进展很快,入院后马上做了血透,并积极抗炎,配合中药治疗,这才救回一命,目前血肌酐已经降至86 umol/L,尿常规正常,尿量正常,出院了。 “如果诊治不及时,也会转变成慢性肾盂肾炎,最终影响肾功能的恢复的。”张博士说。

10%-20%的肾衰竭患者有过尿路感染

平时市中医院的肾病门诊,一位医生一次门诊要看四五十个病人,张敏鸥提到,其中50%的人有肾功能损害,这当中,不少人从没将曾经的尿路感染病史当回事。

“根据最新的全国流行病学调查统计,在我们国家,10个人中就有一个患有肾病,慢性肾病的发病率为10.8%。而肾衰竭患者中,曾得过尿路感染的病人大约占了10%-20%。”张敏鸥说,尿路感染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男女发病比例为1比2,这种病在有尿路结石、多囊肾、膀胱输尿管反流、糖尿病、免疫力低下、绝经后女性中容易反复发作,30%的患者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 “尿路感染后,细菌可能会上行,引起肾盂肾炎,久而久之发展为尿毒症。慢性肾盂肾炎导致尿毒症的发生率为18.6%-37%,这个比例并不低。”张敏鸥说,门诊中,不少人因为体检发现异常,初次入院就诊就已是肾功能衰竭,追根溯源,许多人都曾有过尿路感染病史,但大部分都没有在意。

青年人突然频繁起夜要注意

“除了卫生习惯外,熬夜、睡眠不好、工作压力大等,都容易导致尿路感染反复发作。”王永钧教授提到,一些患者会自行购买消炎药服用,殊不知这种行为也可能伤肾。 平时,王永钧教授接诊的肾病患者中,从几岁的幼儿到九十几岁老人都有。他认为,肾病本不可怕,只要及早发现,及早诊断,规范治疗,是可以延缓病情的进展,改善生活质量的,带病延年10年、20年也没问题。 “日常要注意身体出现的细微变化,40岁以下的青年人,如果最近晚上突然频繁起夜,可能预示肾脏出了问题,一定要入院检查。”王永钧教授说,女性如果尿常规检查出现白细胞,排除妇科炎症后,也要进一步复查。另外,如果发现尿比重值持续偏低,也要引起重视。 王永钧教授提醒,一旦患上慢性肾病,平时尤其要吃得清淡,每天的盐摄入量应该减到6克以内,蛋白质摄入要做到质量高、数量少,每天可以从肉、蛋、鱼、大豆制品和牛奶里选择两样。 “有人说肾病患者不能吃豆腐,这个说法不对。大豆异黄酮对肾脏病有利,最早的中医疗法,就推荐患者食用豆腐、黑豆等。另外还可以适当用黄芪、茯苓、白茅根、玉米须煮水喝。”王永钧教授说。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柴悦颖 通讯员 徐尤佳    编辑:邹卓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