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热词:
“动物园里有什么?”老师一提问,在座的小朋友们就争先恐后举起小手,回答说有孔雀、恐龙、长颈鹿……
上午9点,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楼23楼一个房间里,传出叽叽喳喳小宝贝们说话的声音。从窗户里看进去,一位穿粉色连衣裙的女老师正在给孩子们上美术课《我和动物的故事》。老师面带笑意,耐心地聆听着小朋友们充满想象的回答。
这里是医院给职工子女开设的暑托班,上周一正式开班。昨天早上7点20分开始,小宝贝们陆陆续续来了。大多数孩子的爸爸或妈妈在市三医院工作,有的是父母上班顺路送上楼,有的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送过来的。
市三医院的职工子女暑托班举办了三年 今年特别增加了一名声乐专业幼教老师
市三医院的职工子女暑托班是从2017年开始办的,今年是第三年了。每年报名参加的都有五六十个孩子,热度不减。暑托班像是一台时光记录仪,留下了医院职工子女的部分成长印记。
这三年里,有些孩子年年都来报到,是熟悉的老面孔了。这次报到首日,就有9个连续三年就读的孩子,他们像是哥哥姐姐,主动帮助老师和家长,带领小伙伴们融入暑托班的大家庭,贴心懂事。也有今年的新鲜脸庞。
4岁的小申屠已经是第二次参加暑托班,市三医院工会工作人员何文英记得,去年来的时候他说话还说不清楚,现在整个班上最活泼的就是他。
7岁的小雪今年第一次来,她正在和小伙伴一起搭积木,她说:“我妈妈是消化科的!”
8岁的小何马上要读二年级了,她慢条斯理地介绍自己:“我在采荷二小读书,爸爸是口腔科,妈妈是药剂科。”自从医院三年前开办暑托班来,她一期没落。今年暑假,小何的爸爸还自愿成了一名暑托班的志愿者,在自己的休息时间来帮助老师管理孩子。暑托班里,每天有两名像小何爸爸这样的家长志愿者轮流值守,陪伴小朋友们做作业、看课外书、协助老师教学。
小何爸爸说,平时因为两个人工作都忙,陪孩子的时间比较少,孩子上小学后接送都是奶奶负责。“孩子暑假了,就带她一起到医院,倒也是好事,上班下班都是我来,空了来做做志愿者,在一起的时间反而能多一些。”
体检中心医生何芳的女儿上了三年托班了。“我女儿说最喜欢上妈妈医院的暑托班了,她说等她长大也要到三院上班。”
市三医院工会工作人员何文英具体负责暑托班的筹备和管理。她说,今年医院的暑托班从7月8日开始,到8月31日结束。医院专门为暑托班聘请了专业的幼儿教育老师,今年还增加了一名声乐专业的幼教老师,同时配备了更全面的益智棋类、玩具、少儿图书,为孩子们量身定制丰富多彩的暑托内容。
今年报了60多个孩子,但每个孩子并不是天天都来,根据年龄分成了两个班:4-6岁为幼儿组,7-10岁为小学组。幼儿组配两名老师,主要负责美术、音乐、手工、绘本故事等课程;小学组配一名老师,上午辅导孩子们做作业,开展课外阅读,下午举行兴趣交流分享会或益智活动。
全方位关爱医卫人员
今后还要办夜托班、幼儿照护中心
暑托班的孩子,父母是医卫工作者,于是他们成了“医二代”。这个称号意味着他们与其他孩子可能不一样的童年——父母经常围着病人转,鲜少有时间陪伴自己。
暑假,本是孩子们欢欣鼓舞的日子,却是医卫人员尴尬的时刻。孩子去哪里、谁来照顾、怎么照顾、安不安全?因工作繁重而无法照顾孩子,成了医卫工作者忧心的一件事。
7月8日,上周一,7家杭州市属医院和杭州市疾控中心的职工子女暑托班集中开班,380名“医二代”将在爸妈的单位暑托班快乐地度过暑假,广大医卫人员的心事得以解决。
为什么要开暑托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关心医卫人员。市卫生健康委表示,要从思想到生活、职业发展全方位关爱医卫人员,保障好医卫人员的身心健康,让医卫人员保持工作热情,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医卫人员是卫生健康事业的主力军,直接决定医疗服务的质量和人民群众满意度,但目前调查发现,杭州市医卫人员仍然感到工作繁重、压力大。
近年来,杭州市各医院就诊人次持续增高,很多医卫人员超负荷工作。据统计,市属医院的总诊疗人次数从2012年的1023万增长到2018年的1190万,增长16.3%。其中,门诊人次,2012年是929万,2018年是1066万,增长14.7%;急诊人次,2012年是92.7万,2018年是118万,增长27.3%。
为了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市卫健委说,今后,除了举办职工子女寒暑托班,还要办夜托班,成立0-3岁幼儿照护中心等。
制定出台关爱医卫人员20条措施
医卫人员连续加班将被强制补休
上周五,在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召开的全市卫生健康行业系统党建推进会暨专题党课宣讲会上,阳光关爱医卫人员“520”党建主题活动正式启动。
今年8.19第二个“中国医师节”即将来临,这一活动从关爱医卫人员的政治、思想、文化、生活和职业发展五个方面着手,制定了20条具体措施,将在委属系统医疗卫生单位施行,切实解决好医卫人员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现实问题,维护医卫人员的身心健康,增强医卫人员的职业荣誉感。举办医卫人员子女暑托班便是其中一条举措。此外,卫健系统还举办了首场“青年鹊桥会”,为青年职工搭建交友平台。
这20条具体措施还包括努力建设医卫文化乐园。各医疗机构会配置职工健身设施,让忙碌的医卫人员能抽出空闲时间就近强身健体,新建造医院将规划专门场地配备职工健身场所。另外,鼓励医疗卫生单位成立乐队、舞蹈文艺队、篮球、羽毛球、瑜伽、户外、摄影等职工俱乐部,定期组织活动,举办文化讲座、文艺演出等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职工运动会。
对于连续加班的干部职工,安排强制性补休,避免过度劳累,减少医疗“战时状态”,健全加班补休制度。
提升公立医院后勤管理和服务水平,为医院的医疗、科研和教学服务,特别是为临床一线做好服务。比如,开展星级食堂和值班室创建,改善食堂、值班室、休息室等场所的硬件条件,为医务人员提供物美价廉可口的餐饮服务和舒适的休息场所。
关爱青年医卫人员也是一大重点。积极争取房管保障部门公租房政策支持,帮助解决一线青年医卫人员的住房困难问题;关心医卫单身青年婚恋问题,搭建交友平台,帮助解决人生大事。建立心理健康促进屋;在医院设立职工心灵驿站或职工心理关怀室,开设医卫人员心理问题咨询电话及咨询门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