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词:

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热点关注>
男子患肝硬化15年消化道随时可能血崩
发布时间:2019-05-31 06:00:00 星期五   每日商报

4月25日深夜,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手术室灯火通明,从20点26分到次日凌晨1点45分,承载着患者老李新生希望的肝移植手术顺利完成。

据悉,这是今年1月28日浙大邵逸夫医院同时获得肝、肾、心、肺脏器移植资质以来,进行的第一台肝移植手术。如今,老李已出院回到老家,原本灰暗的面容逐渐恢复了起色,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患肝硬化15年 消化道随时可能有大出血的危险

老李今年51岁,在老家当村支书。虽然皮肤黝黑,但他的脸色看上去尤其灰暗,这是典型的肝病面容。原来,老李患肝硬化15年,最近两年,他反复呕血黑便,经检查已是肝硬化晚期,胃食道静脉严重曲张,饮食稍不注意就可能出现消化道大出血的危险状况,就好比身体里藏着一座火山,随时可能喷发。

今年大年初四,老李突然消化道大出血,被送往当地医院抢救。所幸抢救了回来,稳住了病情。经过这次险情,老李下定决心做肝移植,彻底治疗。经过反复考虑斟酌,他最终来到了浙大邵逸夫医院,一方面该院普外科的肝脏手术技术在国际处于领先水平;另一方面,在今年初浙大邵逸夫医院同时获得肝、肾、心、肺脏器移植执业资格,足以说明医院强大的综合实力。

入院经过一系列术前评估和准备,在等待了12天后,老李终于幸运地等到了合适的肝源。4月25日,武义第一人民医院暨邵逸夫医院武义分院,一位患者因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抢救无效宣布脑死亡。患者家属强忍悲痛做出了无偿捐献器官的决定。

通过专家评估,并在红十字会人员的全程见证下,邵逸夫医院移植团队于当天下午取出供体肝、肾,马不停蹄地送往邵逸夫医院,为老李和另一位患尿毒症的病人进行了移植手术。由此,两个濒危的生命,迎来了重生。

术后4小时清醒,6小时拔除气管插管,5天转出ICU,10天肝功能基本正常,无腹腔感染、排斥反应等并发症发生,看着自己日渐恢复血色的面孔,老李感慨:“虽然我得了如此凶险的病,但却在浙大邵逸夫医院中了最大的‘奖’,我是幸运的。”

一举获得肝、肾、心、肺脏器移植资质

积极推进器官捐献和先进移植事业

器官移植被誉为21世纪外科领域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为了推进移植事业,为更多百姓治难症,据悉,从2017年初开始,邵逸夫医院建立医院器官捐献和移植协调办公室。

2018年10月,邵逸夫医院率先对接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平台,成为国内第一家在医院平台上推动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工作的医院,目前医院平台已有6000多位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2019年1月,浙大邵逸夫医院通过移植资质评审,成为国内一举获得肝、肾、心、肺脏器移植执业资格的医院。

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表示,邵逸夫医院一直有开展器官移植的雄厚基础,移植资质的获得,标志着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迈入了尖端发展的崭新时代。同时,作为一家大型综合性公立医院,邵逸夫医院始终秉承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感,致力于推进中国器官捐献和移植事业发展。

为了给移植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医院一方面高效整合院内器官捐献小组、移植外科、麻醉、重症监护、检验科、超声、放射、康复、护理、院感等相关资源,打造一体化管理最安全、最优质、最高效的移植病区;另一方面,邵逸夫医院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及省内兄弟医院等建立了紧密协作关系。

此外,针对器官移植工作,医院在医联体建设方面也进行了颇为有益的探索实践。

邵逸夫医院下沙院区副院长、器官捐献移植工作负责人虞洪介绍,邵逸夫医院与对口帮扶医院之间建立了畅通的移植绿色通道,例如邵逸夫医院武义、江山、龙游分院的捐赠者,可以直接通过绿色通道申请捐赠;而器官移植受体在当地医院就可以获得邵逸夫医院移植团队的评估、检查、转诊进行移植手术等全流程诊疗服务。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王然 通讯员 王家铃 刘翔    编辑:邹卓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