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起空腹一杯水”是一条流传甚广的健康名言。很多老爸老妈都相信它可以清肠胃、排毒养颜、稀释血液,甚至还可减少疾病发生。但从中医理论来讲,很多脾胃虚寒、脾虚湿重、消化功能欠缺、肺肾功能不足的人,晨起喝一杯水会让身体受到伤害。
很多人被家人强迫“晨起一杯水”,有的甚至是二杯、三杯。为什么说强迫,因为他们并不渴,不想喝。水是阴性的,对于阳气的生发没有帮助,反而会造成阻碍。那些原本水湿运化障碍的人,会进一步加重身体损伤,水湿积聚没有机会得到改善,使身体衰退老化得更快。
在不需要水的时候喝水,还会让脾阳受伤。脾胃功能如果比较差,如食欲差,易恶心呕吐,呃逆频繁,腹胀腹泻,胃脘不适等症状的人,对水的代谢同样也不能正常进行,如果在早晨脾阳还没生发的情况下喝水,会进一步影响脾胃功能。
中医认为肾主水,膀胱主水之气化。肾对调节和维持体内的水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肾脏功能出问题,饮水就要注意,否则会出现水肿、小便不利等。无端增加饮水,也会对身体各处不利。也就是说,我们不需要水的时候,应该把身体维持在一个气血平和的状态,不要轻易打扰它。如果一杯一杯往肚子里灌,就是人为干扰气血平和。
喝水不是一个简单问题。喝多少,与每个人的身体条件、脏腑功能密切相关。因此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上班族和运动员,年轻人和老年人,健康人和病人,喝水的分量必须因人而异,要根据自己的活动量、排泄能力、对水的需求量、年龄、体重、工作状态、饮食状况和生活环境而定。上班族工作时间不怎么动弹,也不怎么出汗,喝下去的水大都直接进了肾脏,也就是增加了排尿量,如果大量喝水,反而会增加肾脏负担,引起脾胃不适。
“每天饮八杯水,多喝水能排毒,喝水按时按点”,在中医看来,这是不科学的,因为它没有考虑到人的自然属性、自我本能系统的需求,以及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