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光明媚,万物复苏,但不少人的头发却开始“闹脾气”——脱发、油腻、毛躁等问题频发。
为什么春季头发掉得更多?每天洗头真的伤发吗?这份护发指南,为你解答春季护发的“头”等大事!
春季掉发较多?三大元凶需警惕
气候干燥,头发“渴”了
北方春天干燥多风,加速头发水分流失,在干燥的环境下摩擦,头发易产生静电,静电增多导致毛鳞片受损,头发易断裂、分叉。
南方春季回南天湿气重,湿性黏滞,毛囊气血受阻,头发干枯脱落风险增加。
新陈代谢加快,头发频繁“换岗”
春季人体代谢旺盛,头发生长周期加速,旧发脱落速度可能快于新发生长,造成“脱发增多”的错觉。
过敏原增多,头皮“遭殃”
花粉、粉尘等过敏原附着头发,易引发头皮红肿、瘙痒,破坏毛囊环境,加剧脱发。
每天洗头伤发?关键看发质和环境
高频洗头未必伤发,关键看发质和环境
➤油性发质:每天或隔天1次,清洁油脂堆积,减少毛囊堵塞(若使用造型产品,建议每日清洗)。
➤中性/干性发质:每周2-3次,避免过度清洁破坏天然油脂屏障。
➤脂溢性皮炎/头屑多:含药物成分(如酮康唑)的洗发水每周2-3次,避免长期使用。
➤潮湿/炎热环境:油性发质可每日洗,中性发质隔天洗。
➤干燥/寒冷环境:减少频率,干性发质每周1-2次。
➤特殊人群:孕期女性、脂溢性皮炎患者需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护发方案。
注意:若出现严重脱发、头皮红肿或疼痛,及时就医排查病因!
除了频率,还要关心这两件事
勤梳头+穴位按摩,激活头皮循环
五经梳头法:用宽齿梳轻柔梳头,刺激头部穴位(督脉、膀胱经、胆经),促进头皮血液循环。
➤从额头梳至后脑勺(督脉);
➤从眉骨上方梳至后颈(膀胱经);
➤从太阳穴梳至耳后(胆经)。
科学洗护,减少掉发!
➤洗前准备:梳顺头发,减少打结导致的拉扯性脱发。
➤选对洗发水:油性头皮选择含烟酰胺、水杨酸成分的产品;
干性头皮可选择氨基酸、玻尿酸类的产品;
有头屑困扰可选含吡啶硫酮锌或酮康唑的产品。
➤水温适宜:37-40℃温水最佳,避免刺激头皮。
➤正确手法:指腹按摩清洁,切勿用指甲抓挠。
➤护发产品:护发素涂抹发梢,发膜每周1-2次深层修复,半干时使用护发精油锁水防毛躁。
春季养发,避开护发误区!
春季养发
饮食上要多摄入富含
蛋白质、维生素、锌和硒的食物
同时也要避开一些误区:
❌ 误区1:频繁洗头能控油
→ 过度清洁反而会刺激头皮!
一般每周洗头2-3次即可
❌ 误区2:护发素涂到头皮
→ 仅需涂抹发梢,避免堵塞毛囊
❌ 误区3:吹风机高温速干
→ 低温档吹至半干,自然风干更护发
春季护发需“内外兼修”
兼顾清洁与滋养
从科学洗头到内调外养
每一步都关乎头皮健康
快转发给家人朋友
一起减少脱发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