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父母的,心总是紧紧系在孩子身上。夜里孩子睡熟后,总忍不住去看看他们睡得好不好。要是听到孩子打呼噜,很多人会觉得这是孩子睡得香,没什么大不了。殊不知,这呼噜声背后可能暗藏危机,罪魁祸首就是腺样体。
腺样体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一部分,“躲”在鼻腔后方、鼻咽顶壁与后壁交界处,在幼儿时期会逐渐增大,3—5岁时最为发达,协助抵抗病原体入侵。然而,反复的炎症刺激、过敏等原因也可能导致腺样体过度增生肥大,从而堵塞鼻咽部的气道。
儿童呼吸道本就比成人窄,肥大的腺样体占据鼻咽部的空间,容易导致空气流通不畅。在白天清醒时,尚可通过张口呼吸来代偿,但长期张口呼吸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到了夜间入睡后,全身肌肉放松,原本就受阻的气道会变得更加狭窄,甚至发生塌陷,导致气流通过时发出响亮的鼾声。
更严重的是,气道可能发生部分或完全阻塞,引起呼吸暂停(气流中断)或低通气(气流显著减弱),医学上称之为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长时间的夜间缺氧和睡眠中断,对孩子的身体发育和大脑功能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除了睡觉时的呼噜声,这种疾病在白天和晚上都会有一些表现,家长可仔细观察:
夜间表现
1.睡眠打鼾:打呼噜声响亮且持续,严重时可能会影响他人休息。
2.呼吸不规律,甚至暂停:呼噜声突然中断,接下来几秒钟甚至更长时间没有呼吸,然后会听到一声深吸气或类似喘息的声音,甚至会憋醒。
3.睡姿异常:孩子可能会采取一些特殊的睡姿,比如头向后仰,或者把脖子伸得很直,为了让气道更通畅。
4.睡眠不安稳:容易惊醒、频繁翻身、哭闹、说梦话,甚至出现夜惊或尿床。
日间表现
1.白天犯困,精神差:晚上没睡好,白天容易疲倦、打瞌睡,注意力不集中。
2.学习困难,记忆力下降:长期缺氧和睡眠不足会影响大脑功能,导致学习效率低,记忆力减退。
3.行为异常,易怒:孩子可能会变得烦躁、易怒、冲动,甚至出现多动等行为问题。
4.生长发育迟缓:长期夜间缺氧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导致孩子生长缓慢。
5.鼻音重,张口呼吸:腺样体肥大会堵塞鼻腔,孩子被迫用嘴呼吸,说话时带着浓重的鼻音。长期的张口呼吸还可能影响面部发育,出现“腺样体面容”,比如上唇短厚、下颌后缩、牙齿不齐等。
6.反复呼吸道感染:肥大的扁桃体和腺样体本身容易成为病灶,导致孩子反复患上扁桃体炎、鼻窦炎、中耳炎等。
如果症状轻微,不影响睡眠和生活,或者由急性炎症引起,一般建议先保守治疗,鼻用激素可改善鼻腔通气,缓解症状。在上呼吸道感染的急性期,使用药物治疗可以暂时缓解部分打鼾的症状。
然而,对于确诊为中重度OSAHS、腺样体肥大,影响生长发育,导致“腺样体面容”形成,引起严重呼吸困难、反复慢性鼻窦炎、渗出性中耳炎等并发症时,手术切除肥大的腺样体(有时伴随扁桃体切除)往往是首选且最有效的治疗方式。切除过大的腺体可以解除气道的阻塞,进而改善症状,多数患儿手术后病情可有明显的缓解。
目前,腺样体切除手术多采用微创技术,如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手术的目的是解除气道阻塞,恢复正常的鼻腔呼吸和睡眠时的氧供,从而改善孩子的生长发育、认知功能、行为表现以及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孩子还小,全麻手术对身体有害吗?
全麻的目的是确保手术过程顺利、安全,减少孩子的不适和心理恐惧,帮助孩子在无痛、安静的状态下完成手术。在正规的麻醉操作下,家长不必过于担心。麻药大多是短效药物,起效快、手术时间短,并不会对孩子的长期智力或认知能力造成不良影响。
手术后会留疤吗?出血多吗?
腺样体手术目前多采用微创技术,例如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手术器械通过口腔或鼻腔进入鼻咽部进行操作,体表没有切口,因此不会在孩子面部留下疤痕,不影响孩子的“颜值”。
现代微创手术技术(如低温等离子)通常具有边切割边止血的特点,可以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通常出血量不大。术后短期内唾液或鼻涕中可能带有少量血丝,这是正常现象。但如果出现持续的鲜红色血液流出,则需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手术会不会降低孩子的免疫力?
不会,腺样体和扁桃体在儿童免疫系统中并非不可替代,随着年龄增长,其他免疫器官会逐渐承担起免疫功能。对于严重肥大影响健康的腺样体,切除利大于弊。
术后会复发吗?
有可能,但不多。术后复发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手术时的年龄(年龄越小,复发几率可能相对越高)、手术切除是否彻底(传统刮除术残留可能较多,而现代内镜下微创技术切除更彻底),以及术后是否存在反复的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等慢性炎症刺激。
即使术后出现少许淋巴组织增生,大多数情况也不会再次引起严重的症状而需要二次手术。术后积极预防感冒、控制鼻部及过敏性疾病,有助于降低复发风险。
手术后需要注意什么?
(1)密切观察孩子有无活动性出血,如出现频繁吞咽或吐出鲜红色血液,需立即就医。少量血丝在唾液中是正常的。
(2)术后避免用力咳嗽、擤鼻涕。术后早期(通常前几天)建议进食冷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牛奶、米粥等,避免过热、过硬、辛辣的食物,以免刺激伤口。饮食放凉有助于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和缓解疼痛。之后逐渐过渡到软食,并最终恢复正常饮食。每次进食后建议用清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3)术后可能会有咽部疼痛,有时会牵涉到耳部(放射痛)。根据孩子情况开具止痛药,按医嘱使用可以缓解不适。
(4)术后需要避免剧烈活动,以免引起出血。术后短期内由于手术区域水肿,孩子可能仍有鼻塞、打鼾甚至比术前加重的情况,这通常是暂时的,会随着消肿逐渐改善。长期张口呼吸的习惯术后可能不会立即改变,需要一段时间的引导和调整。
(5)避免孩子接触感冒患者,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机会,按时进行术后复查。
这么小的孩子做手术,他会害怕吗?
医院配有专业的医疗和护理团队,了解孩子的心理,手术前一般都会做详细的介绍及引导孩子配合麻醉操作,减轻孩子和家长的恐惧感,争取他们的配合。全身麻醉也能让孩子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完成手术,避免他们在术中感受到不适和产生恐惧。
儿童打鼾这件事,虽然听起来是小事,但背后可能隐藏着对孩子健康有长期影响的问题,不能掉以轻心。为了孩子能够顺畅呼吸、健康快乐地长大,我们一起努力,做孩子健康最坚实的后盾!
供稿:杭州市余杭区卫生健康局、浙大一院良渚分院(余杭一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 开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