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养生>
“喝碗丝瓜汤降火”成为全网热梗 中医:这碗汤确实是降火神器
发布时间:2025-09-16 10:01:10 星期二   每日商报

“喝点丝瓜汤降火吧!”最近,这个网络热梗刷爆了社交媒体。起因是自媒体博主“累子”在搞笑视频中演绎,妈妈不管儿子遇到什么问题,执意推荐其喝丝瓜汤,甚至连儿子发脾气也归因于“肝火旺”,需要喝丝瓜汤降火。

这个场景让无数年轻人产生共鸣,它诠释了中国家庭特有的关爱表达方式,在遇到冲突时,家长喜欢把问题简化为身体上的小毛病,然后再用食补来解决。

一碗丝瓜汤,用幽默的方式隐晦地表达了许多家庭里的无效沟通,经历过的人都能共情其中的无奈。但在这幽默背后,丝瓜汤是否真的具有“降火”功效?浙江省中山医院消化内科何若瑜主治中医师表示,“丝瓜汤降火”并非空穴来风,其背后有着深厚的中医理论支撑。

丝瓜为何能“降火”?

在中医看来,“上火”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并非特指某种单一疾病,而是形容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一系列热性症状的统称,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出血、心烦易怒、小便短赤、大便干结等。这些症状通常与不良的生活习惯、情绪压力以及外感热邪有关。而丝瓜,正是应对这种“火邪”的一味良药。

中医经典《本草纲目》记载,丝瓜性凉,味甘。性凉决定了它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类似于为身体内部“降温”。味甘则意味着它口感清甜,能和缓地起到滋补作用,避免了大寒药物可能损伤脾胃的弊端。丝瓜归肺、肝、胃经,这意味着它的清热功效主要针对这三个脏腑引起的“火症”。

例如,肺火表现为咳嗽、黄痰、咽喉肿痛。丝瓜能清肺热、化痰涎。胃火表现为口干口臭、牙龈肿痛、便秘。丝瓜能清胃热、生津液。肝火表现为目赤肿痛、心烦易怒。丝瓜入肝经,能辅助平降肝火。

为何“汤”和丝瓜更配?

汤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将丝瓜做成汤是极具智慧的食用方法。

首先,喝汤能补充大量水分,本身就能加速新陈代谢,帮助清热利尿,通过小便带走体内热邪,这正是中医所说的“引热下行”。其次,经过炖煮,丝瓜中的有效成分更容易被人体吸收。最后,单一的丝瓜性偏凉,对于脾胃虚弱之人不宜过量。但做成汤羹时,人们通常会加入几片生姜。生姜性温,既能中和丝瓜的寒凉之性,又能保护脾胃,使得这碗汤性质更为平和,适合更多人食用。

因此,“丝瓜汤降火”的说法是有其中医道理的。何医生表示,它是一道非常适合夏季及初秋食用、针对轻度“实火”症状的食疗佳品。对于因熬夜、饮食油腻、情绪波动引起的轻微上火症状,喝一碗清淡的丝瓜汤确实能起到不错的缓解作用。

然而,必须强调的是,丝瓜汤是食疗,而非药疗。它适用于日常保健和轻症调理。如果“上火”症状严重、持续时间长,则可能意味着身体有更深层次的阴阳失衡,此时应及时就医,由专业中医师辨证论治,而非一味依赖“丝瓜汤”。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张蓉蓉 通讯员 陈瀛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