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词:
“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昼夜等长,平分秋季。自此以后万物阳气渐衰,阴气渐长,凉燥与秋寒已然登场。
在疾病易发的“多事之秋”,稍有不慎,易引发感冒、咳嗽,以及慢性气道疾病的急性发作。此外,秋分的“燥”与白露不同,白露是“温燥”,而秋分是“凉燥”。因此,这一时节要做到内润燥邪、外御寒凉。
“凉燥”有哪些表现
秋季天气干燥,秋分之前有暑热的余气,故多见于“温燥”。秋分之后,阵阵秋风袭来,气温逐渐下降,寒凉渐重,所以多出现“凉燥”。
中医理论中的“燥邪”是一种病理现象,它的特点是“燥性干涩,劫夺津液,燥易伤肺”,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有这样的描述:“燥胜则干”,这意味着“燥邪”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是产生干燥、滞涩的症状。因此人们在秋分时节很容易出现口鼻唇干燥、咽喉干痛、气逆而喘、胸闷胁痛等秋燥症状。
“凉燥”则指的是在干燥气候下的风寒感冒,人们会有怕冷、发热、没有出汗、头痛、鼻子堵塞、口干、喉咙干燥、咳嗽且痰少、舌苔薄白且干燥等症状。针对这种情况,中医理论认为要通过宣肺解表的方式来调节身体。
其次,“凉燥”还容易伤害肺部和胃部,因为肺主管全身津液的分布,并参与呼吸过程,而胃则是食物运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它们都十分依赖湿润的环境。因此,在秋季要格外重视保护这两个器官的功能。
如何科学“润燥”
秋季是一个讲究养生的重要季节,此时应该注重对阴气的养护,特别是要防止燥邪对人体的侵害。我们应该把防燥的理念贯穿到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顺应节气,适时注意养护,才能在不同时节保持良好的体魄,应当从以下五个方面加以重视。
和饮食:在饮食方面,可适当滋阴润燥的食物为主,如百合、白萝卜、梨、木耳、枫斗、西洋参等,有助于润肺生津、减轻秋燥。
护脾胃:秋分后需注意局部保暖,忌食过多生冷食物,避免腹胀、腹泻等。
补湿度:秋季空气湿度小、风力大,汗液蒸发较快,应注意保持室内具备一定湿度,适当补充体内水分。
遵作息:遵从秋收冬藏养生原则,秋分早睡早起,顺和阴长阳短变化,避免肺气受损。
调神志:秋分后,草枯叶落,日照减少,因而很容易出现情绪与精神状态的不稳定,人们常说的“伤春悲秋”也就是这个道理。秋分后易致情绪低落,出现悲秋思维。应适当锻炼,保持心情舒畅,多参加积极有益活动。
除了上述五个部分以外,穴位按揉也对身体在秋季温阳散寒大有益处。
气海穴:搓热掌心,放在气海穴(肚脐正下方1.5寸)上,画圈顺时针轻揉,每次3分钟。可缓解阳气不足导致的虚寒症,有强壮全身的作用,也可缓解疲劳。
大椎穴:低头将手搭在颈后正中线,用食指中指二指指腹按揉,早晚各一次,每次3分钟左右。有疏风解表、通阳散寒的作用,适合风寒感冒,也可缓解肩颈疼痛等症状。
中府穴:将一侧手臂抬起,另一只手的中指指腹轻柔按压此穴(锁骨下窝外侧,前正中线旁开6寸),两侧交替按压,每日2—3次,每次3分钟左右,配合转动胳膊和扩胸运动。有宣散肺邪、调理肺气、缓解咳嗽的作用。
秋季润燥养生食谱
沙参玉竹润燥汤
配料:沙参20克、玉竹20克、百合15克、枸杞15克、蜜枣2枚、生姜3片、水鸭1只。
做法:将上述材料洗净,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武火煲沸后,文火煲2小时,加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益胃生津,养阴润肺。适用于干咳痰少、身体燥热、咽干口渴、鼻孔干涸、心烦气躁、虚劳烦热等。
供稿: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