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多糖尿病患者在日常血糖管理中注意到,适当多喝水可能对控制血糖有帮助。
水的确对血糖水平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当身体处于脱水状态时,血液中的水分含量减少,血糖浓度就会相应升高。因此,确保充分的水分摄入对于血糖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但你真的喝对水了吗?
糖尿病患者到底应该怎样喝水?
01每天喝多少水?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成年人每天建议摄入1500—1700毫升水。糖尿病患者在心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可以多喝点,大概2000毫升。
不过,也别喝太多水,比如超过3000毫升。
02喝什么水?
糖尿病患者可以喝点温开水、矿泉水或者茶之类的饮品,不喝含糖的饮料。
茶里面有很多比较好的成分,比如茶多酚、果胶、钾、锌、硒等等。对糖尿病患者来说,适当喝点茶不仅能补充身体需要的营养,还有助于新陈代谢。
03什么时候喝?
糖尿病患者记得一天要分几次喝水,别一次喝太多,慢慢来。
定个喝水时间
别等到口渴了才想起来喝水,糖尿病患者要记得定时补水,不然有时候一忙就忘了,小心酮症找上门哦!
早上起来喝一杯
早上起来,空腹喝杯温水,这可是个好习惯!它能帮你促进血液循环,让血液不那么黏稠。
血糖高了更要喝
血糖一高,身体就会拼命排尿,想把多余的糖分冲走。这时候多喝水,能帮你避免脱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运动后别忘了补水
运动完,身体会流失不少水分,糖尿病患者要记得补充。但是别喝太多,电解质会被稀释。适量喝点含电解质、不含糖的饮料,对身体最好。
04什么时候不建议大量喝水?
餐中或餐后
这时候喝水会冲淡胃酸,影响消化,间接地也会影响血糖水平。
所以,糖尿病患者最好别在吃饭的时候或者吃完饭后马上喝很多水,至少等半小时再喝。
睡前或半夜
睡前或者半夜喝太多水,容易导致夜里起来上厕所的次数增多,影响睡眠质量,进而影响血糖水平。
夜里老是起来喝水可能是血糖控制得不好的表现,比如半夜血糖高。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患者应该监测血糖,告诉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05对于不爱喝水的老年人
设置定时提醒:老年人可能因为记性不好而忘记喝水,可以设定定时提醒,分时段少量慢饮,帮助体内水分持续稳定。
供稿:萧山区卫生健康局、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方盼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