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热词:
近日,50岁的王先生(化名)
竟莫名其妙出现
尿黄、皮肤眼白发黄等症状
俨然变成了“小黄人”
然而他并非食物中毒
它的“幕后黑手”
很可能是“急性戊型肝炎”
皮肤发黄,尿似“浓茶”
确诊急性戊型肝炎
王先生是一名生意人,经常需要外出应酬,火锅、刺生、烧烤不断。前段时间,他出现乏力、食欲减退、小便发黄、腹胀、恶心呕吐、拉稀等症状。
王先生以为是吃坏东西导致的胃肠炎,也没太当回事。谁想到不久后,家人发现他的皮肤、眼白变得更黄了,自己也发现小便像“浓茶水”。
他心急如焚地到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瓶窑院区(余杭三院)消化内科就诊。抽血检查后,竟发现的肝酶升高将近30倍,胆红素升高10倍。
进一步的化验提示,王先生的戊肝病毒抗体IgM阳性,被确诊为“急性戊型肝炎”。
明确病因后,医生予护肝对症治疗,随着肝功能明显好转,王先生顺利出院。
“戊肝”是吃出来的病
警惕这些症状
“戊肝主要是‘吃’出来的。”消化内科主任段阳日表示,戊肝主要通过消化道,即粪-口途径传播。
“如果饮用被戊肝病毒污染的水,或带有戊肝病毒的猪肉、猪肝、海产品等,就有可能感染戊肝病毒。其中,贝类海产品中戊型肝炎病毒的携带率也较高。”
戊型肝炎是一种急性自限性疾病。大部分青壮年人群感染戊肝后,病情不会很严重,约2/3的感染者无明显不适或临床表现轻微,肝功能提示转氨酶等肝酶轻度异常,不易被发现。
部分戊肝感染者表现为急性黄疸型肝炎,早期全身不适、轻度发热、恶心、偶有呕吐,进入黄疸期后,会出现尿黄、眼黄、皮肤黄等,患者常因此而就诊。
怎样将戊肝拒之门外?
1.接种疫苗
接种戊肝疫苗是预防戊肝最经济、最有效的方式,建议尽早接种获得保护,以避免不可逆的损伤和后果。
2.不要“贪鲜嫩”
饮食中切忌“贪鲜嫩”,食用未完全煮熟的海鲜、猪肉等食物。
3.生熟厨具要分开
使用被污染的餐具可能感染戊肝病毒。因此,生食熟食的餐具要分开,蔬菜水果要清洗干净。
4.定期清洁冰箱,不同食物分开摆放
不同食物分开存储可以避免交叉污染。同时,需要用保鲜盒、保鲜袋等密闭储存,或者给碗盘包裹上一层保鲜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