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词:

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热点关注>
2020年浙江省重点人群结直肠癌筛查项目中 结直肠癌检出率为1.0%
发布时间:2021-04-13 09:16:36 星期二   都市快报

2020年,浙江省将重点人群结直肠癌筛查纳入省政府民生实事,为浙江省50-74周岁户籍居民提供筛查服务。

项目自去年4月启动以来,全年总共完成问卷风险评估223.4万人,便潜血试验219.5万人,结肠镜检查14.3万人,查出结直肠癌1423例,检出率为1.0%,进展期腺瘤14352例,检出率为10.1%,非进展期腺瘤25618例,检出率为18.0%。总体人群阳性率为19.35%。

据了解,这是全国首个省域全覆盖的癌症筛查项目,成功入选浙江卫生健康2020年十大影响力事件。

筛查范围覆盖全省 力争5年内筛查1600万例重点人群

《2020年世界癌症报告》中提到,仅依靠治疗已无法有效遏制癌症危机的蔓延,筛查是降低癌疾病负担最有效的途径。

开展重点人群结直肠癌筛查,能够有效地降低结直肠癌疾病负担,肠镜筛查可以降低40%-60%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

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推广结直肠癌筛查,过去10年中对50岁以上人群推行结肠镜检查,他们的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自2000年以来以每年3%的速度快速下降。

浙江省肿瘤防治办公室副主任杜灵彬介绍,重点人群结直肠癌筛查项目变“以治为主”为“以防为主”,依托各级公共卫生资源和社会力量,强化健康宣教和早期干预,对结直肠癌易发的50周岁至74周岁居民开展多维度问卷风险评估和粪便潜血试验,尽早发现早期癌症、癌前病变并及时治疗。

据初步推算,2020年浙江实施大肠癌筛查后,可节省群众医药费用和医保基金远期支出28.7亿元。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浙江省肿瘤防治办公室程向东主任介绍,“我们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完善的癌症防治体系,逐步形成规范化、长效化的结直肠癌筛查工作机制,提升结直肠癌规范化诊治能力,提高居民结直肠癌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居民主动参与筛查意识。提高重点人群结直肠癌早诊率和治疗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和未来发病率。”

2021年项目总结培训会已于3月23日线上召开,全天培训线上观看人数达6.26万人次,2021年结直肠癌筛查既定任务为180.5万人。

开化大伯筛查出早期肠癌

内镜下切除后不需要做化疗

“结肠息肉属于癌前病变,早期发现、早期摘除,可以避免息肉癌变,改变疾病的恶性进程。此外,筛查及早诊早治还可以节省医疗资源,具有很大的社会效应,实现患者、社会、医院的三方多赢。”

杜灵彬介绍,通过此次筛查发现,肠癌、息肉的患病人群比例较高,查出结直肠癌1423例,检出率为1.0%,进展期腺瘤14352例,检出率为10.1%,而且许多患者都没有任何症状,不会主动去医院就诊。通过排查关口前移,在科学有效的筛查基础上,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检出率,让早诊早治的公共卫生意识更加深入人心。

来自开化的周大伯是此次结直肠癌筛查项目的获益者之一。去年10月,70多岁的周大伯参加了社区组织的结直肠癌筛查项目,先进行了结直肠癌筛查高危因素量化问卷调查,还做了粪便潜血检测。几天后,社区医生给他的反馈是:风险评估中风险,粪便隐血试验阳性,被评估为高风险人群。

随后,社区医生帮周大伯预约了当地结直肠癌筛查定点医院肠镜检查。周大伯做的是无痛肠镜,整个过程没有什么不适的感觉。检查结果出来,令一家人大吃一惊,肠镜检查提示在升结肠位置,有一个直径2.5厘米左右的肿瘤,考虑是恶性的可能性较大。

周大伯的儿子在杭州工作,得知父亲的情况,他马上预约了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内镜科王实主任的专家号。他仔细查看了周大伯的肠镜检查报告,非常幸运,属于早期肠癌,不需要开刀,在内镜下就可以切除。

开了住院单,王实主任在内镜下为周大伯顺利切除了肿瘤,术后不需要做化疗,三天后就出院了。

“真的非常幸运,如果这次不做肠镜筛查,等到以后有明显症状了,可能已经晚了!”周大伯心有余悸,这次肠镜检查在他还没有任何症状的时候,帮他发现了潜伏的危机,让他深刻认识到肠镜检查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大肠癌的早诊早治

对降低发病率、死亡率尤为关键

浙江省疾控中心数据显示,2019年浙江省结直肠癌死亡病例数为0.9万,占所有癌症死亡数的9.54%,位居癌症死亡数第4位。并且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5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增长特别迅速。

肠癌的死亡率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早期生存率很高,晚期迅速下降。因此,早诊早治对降低发病率、死亡率尤为关键。

海宁市是国内最早开展结直肠癌一、二级预防的地区,已出现结直肠癌发病率与死亡率出现 “双降”趋势,表明癌症防治初步效果体现。

50岁以上最好每隔两三年做一次肠镜

王实主任介绍,大肠癌的癌前病变是明确的,可以说它是一种为数不多的可防可治的恶性肿瘤。

因为大部分的结直肠癌都是从肠息肉演变而来的,大肠癌的发病往往经历“息肉→腺瘤→大肠癌”三部曲。不过,这个过程很漫长,至少需要5-10年,甚至二三十年。只要能够在第一时间把息肉切掉,炎症控制好,就能把癌症扼杀在摇篮里,为早期预防提供机会。

流行病学调查和专项筛查显示,大肠癌好发于50岁以上的人群。尤其是有以下高危因素的:男性、有长期吸烟习惯、有大肠癌家族史、有肠息肉的,有肿瘤病史的,以及有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精神高压、慢性胆道疾病史等。要注意的是,如果同时合并有两项以上高危因素的,则是肠癌的高危人群。

王实主任说,我们一般建议,50岁以上的人群,最好每隔两三年做一次肠镜;如果合并有两项以上高危因素的,则建议每年定期做一次肠镜检查。

除了早期筛查,还要警惕身体发出的信号。结直肠癌的典型症状表现为大便习惯或性状的改变。比如,大便突然变细,便血;原来大便一直是正常的,突然便秘了;原来经常便秘的,突然开始拉肚子了;大便突然有黏液,或是颜色发生改变,都是不正常的,千万不能忽视,最好的办法是及时去大医院的专科门诊就诊。

此外,日常饮食上,要注意饮食均衡,少吃红肉及加工肉类,多吃高纤维食物及蔬菜水果,每天摄入足够量的水分,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泄。

肠镜检查依从率为33.6%

2/3评估阳性的高危人群未做结肠镜检查

杜灵彬表示,浙江省重点人群结直肠癌筛查项目实施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人群筛查参与率仅为52.4%,仍有接近一半的人群未参与筛查;肠镜检查依从率为33.6%,意味着2/3评估阳性的高危人群未做结肠镜检查。

实际上,关于癌症筛查,仍有不少市民并未引起重视。

在最近我省开展的浙江省居民整体癌症核心知识知晓率调查结果显示,关于癌症核心知识知晓率20个条目中,有9个条目知识知晓率低于70%,最低两条均跟癌症筛查相关。

杜灵彬说:“由此可见,提升癌症核心知识知晓率,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居民主动参与筛查意识,依然任重道远。”

王实主任表示,很多人不愿意做肠镜检查,一方面和健康意识不足有关,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畏惧做肠镜检查。

做肠镜检查前,要做相应的准备工作,要先清肠将肠道排空,做检查时,内镜医生的技术也非常关键,技术高超的内镜医生即使在病人没有麻醉的情况下,也可以让病人没有痛苦不适的感受,把肠镜检查做好。但是如果医生的技术不到位,不仅检出率低,容易造成漏诊,还可能在操作中对肠道造成损伤。

因此,在加强健康宣教、提升民众的早筛健康意识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内镜医生的同质化培训,提高医生的技术水平。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是此次浙江省重点人群结直肠癌筛查项目省级技术指导单位。“我们会定期开展内镜操作的培训班,接受全省各地的内镜医生来进行同质化的培训。同时,我们也会去各地市级的医疗单位进行培训和考核工作。当然,提升整体的操作水平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的,因为浙江省的内镜医生数量最起码有上千名,这是个长期的工作,我们正在慢慢推进。” 王实主任说。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首席记者 俞茜茜 通讯员 马华君 王屹峰    编辑:邹卓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