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词:

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热点关注>
房企老总查出心肌缺血拒绝住院,5天后离世
发布时间:2021-04-13 08:57:14 星期二   每日商报

昨天,据媒体报道,株洲中伟集团发布讣告称,董事长游某于4月11日早上8点去世。

遗憾的是,这本是一场完全可以避免的悲剧。从目前公开的消息可知,4月6日凌晨游某查出心肌缺血,医生曾警告不住院随时可能猝死。但其本人却拒绝住院,随后还在朋友圈发文吐槽医院及医生:“钱还没花完,事还没做完,女儿还小,老婆还年轻,老天爷不收的”。结果令人惋惜不已。

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部执行部长、杭师大附院副院长张邢炜也关注到了这条新闻,并表示对于是非不便作过多评论。从医学角度来说,倘若是心电图能查到的心肌缺血,那说明缺血情况非常严重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莫让无知无畏耽搁了自己的生命之路。”

杭州曾有房颤患者拒绝住院治疗 不久便中风去世

昨天,游某去世一事也冲上了微博热搜,网友纷纷发表评论,表示“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人做”“让人住院的不是医生,是病”“医生是专业人士,他们知道怎么做好”。

但在现实中,害怕就医,对医生建议置若罔闻的患者依然大有人在。张邢炜教授也坦言,以冠心病为例,这类患者来就医时,很少有主动提出要进一步检查或治疗的,更多的是“配点药回去吃吃就好。”即便是心梗,也会有犹豫不决以至于耽误救治造成噩耗的情况出现。

两年前,一位60来岁房颤情况较重的患者来院就诊,鉴于房颤引发心梗和中风的概率高出普通人,因此张邢炜教授建议患者住院治疗。当时患者马上拒绝了,医护苦口婆心地劝说了许久,夫妻俩硬是不答应,毫不犹豫地签下了离院说明。之后没多久噩耗传来,这位患者房颤继发中风,很快就去世了。

严重的心肌缺血连心梗机会都没有

心肌缺血,通俗来说,就是因为各种先天或后天因素,导致心脏的血液氧气供应不足,引发身体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表现。

正常情况下,血液在血管平稳流动,心脏像泵一样为血液流动提供压力,把血液运行至身体各个部分。当人体处于运动,或是紧张、激动等情绪激烈的时候,心脏需要更多的血液。此时如果存在不利因素,比如最常见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内形成斑块,一旦斑块破裂,就会引起血栓从而导致心梗。另外,先天的冠脉疾病(血管畸形、冠脉瘤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狭窄,贫血等因素都会带来心肌缺血的表现。

心肌缺血的典型表现就是胸闷胸痛,最典型的部位为胸骨后或者是左胸前壁,大概一个巴掌可以包含的范围。但也有不少患者是无症状的,颇为隐匿,这种情况最危险。

张邢炜教授介绍,大部分心肌缺血伴随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表现,如果若斑块“破”在心脏动脉的重要位置,血流供应不上,心跳立即停止,患者连心梗的机会都不会有。

值得一提的是,心电图检查是临床上最常用、应用最广泛的一项基础检查,它能反应心脏电活动,对于心肌缺血、冠心病等,只能达到20%-30%的诊断效力。如果心电图都显示出问题了,那说明病情已经非常严重,需要立即就医治疗,以免发生更坏的情形。

关注自身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因素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版)》公布数据显示,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达3.30亿。

“心血管病依然是头号杀手,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逐年上升,年轻化趋势也非常明显。”张邢炜教授认为,造成这样的现状,一方面是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之下,三高一吸(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抽烟)、肥胖、劳累、精神紧张,以及直系家属病史,等高危因素都提高了发病率;另一方面,患者对医生的信赖不足,相反更愿意相信自己甚至某个邻居某个朋友,或因为工作时间、压力等客观因素,导致就诊治疗相对延后,也造成了许多难以挽回的结果。

这两年,张邢炜教授忙于临床、科研工作的同时,也在致力于推动心血管病的科普宣教工作,让更多人了解自己的身体,关注心血管病风险因素的筛查,进而有效地预防心血管疾病。

“规律生活,适量运动,保持良好习惯,尽可能规避烟酒、熬夜这样的不良生活方式。”他强调,每年一次的体检不可或缺,同时建议50岁以上人群每年做一次运动平板试验,这是筛查心血管疾病的最主要手段之一。此外,必要时应在医生指导下增加冠脉CT等检查,以排查心血管病风险。

当然,一旦有胸闷胸痛等表现时,要立即就医,相信并配合医生,以缩短诊疗时间,得到最为妥帖的治疗。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陈敏娜 通讯员 吴泽宇    编辑:邹卓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