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词:

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热点关注>
为何老年人更易被谣言和诈骗信息“洗脑”?
发布时间:2020-03-30 10:07:56 星期一   每日商报

指导专家/张滢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老年四病区主任

疫情期间,一些真假难辨的谣言纷至沓来,“双黄连能预防新冠肺炎”、“加热口罩可以消毒”等在朋友圈广为流传。而在此之前,“少盐有时候真的会致命”“白米饭是垃圾食品之王”“电吹风用好了能治疗鼻病”等形形色色的传言也是令人眼花缭乱。

这些谣言传播的目标群体,正是老年人。回看这些谣言信息,我们不禁纳闷:明明很荒谬,这些“吃过的盐比我们吃过的米还多”的老年人,为什么会对此深信不疑呢?

数据显示老年人是谣言“易感人群”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银发族”进入网络世界,学习如何获取资讯,与外界展开交流。然而,由于缺乏对信息真假的辨识能力,他们很容易被网络谣言所误导,渐渐成为谣言传播的“易感人群”。

更让人揪心的是,这些年来,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成为谣言与诈骗的重度受害者。

2018年下半年,人民网舆情数据、腾讯公司安全管理部等部门联合发布了《中老年人上网状况及风险网络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9月,微信55岁至70岁用户达到6100万人。微信谣言防护机制触发用户中,超过四成为老年人曾遭遇保健品诈骗,25.1%曾遭遇红包诈骗,24.2%曾遭遇中奖诈骗。而网络传销、理财欺诈、非法集资等诈骗的占比,也均超过16%。

2019年10月,腾讯110平台发布的《中老年人反欺诈白皮书》指出,2019年上半年,腾讯110平台共受理中老年人受骗举报量超过两万人次。其中,97%受骗的中老年人曾遭资金损失,涉案金额从百元到数万元不等。白皮书还显示,从诈骗受害人群来看,60后群体更容易落入虚假投资等骗局,人均被骗金额最高。

这些数据也说明,尽管中老年人生活经验丰富,但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和真伪难辨的诈骗手法时,他们极易落入诈骗团伙的陷阱中。

从普通市民到大学教授都会上当

曾接触过大量老年诈骗案件的杭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某警官表示,那些非法的投融资项目其实很“奇葩”,稍微辨识一下就知真伪,但有些老人就是对此深信不疑。

他曾经手过一个“二胎奶牛”的案子。非法集资的人宣称国家放开二胎后,很多妈妈怕影响身材不愿意母乳喂养,二胎就要喝牛奶。这样一来,奶牛的需求量非常大,现在市面上的牛奶根本不够用,投资二胎奶牛,可以赚大钱。鼓吹可以达到年化16%-24%的收益,但养奶牛的项目基地却是不存在的。

还有的“火星登陆计划”。诈骗分子宣称在制造登陆火星的“诺亚方舟”,当世界末日来临之时,投资者或其子女可以登上火星避难,成为星际移民。

“这些一听就很假的项目,却有很多老人曾上当受骗。”该警官介绍,甚至相关部门在取缔非法组织时,老人还上前阻拦,坚持认为自己的投资正确,“讲师”的计划很科学,项目可行性非常高。“他们中还有退休的教授,令人匪夷所思,也深感无奈。”

除了诈骗信息,在疫情期间,也是流言满天飞。从事媒体工作的王小姐,对自己家里老人的“固执”也颇为痛苦。喝酒抽烟预防新冠肺炎有效,油滴鼻、吃维生素C、熏醋等这些网上流传的民间方法在家里轮番上阵。无论怎么劝说,父母都要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试一试。

特殊心理:老年人普遍害怕衰老和生病

张滢教授认为,谣言是指当前没有可靠证明的陈述,然而看似可信的内容通常与事实相去甚远。但这些“看似可信”,却成为了谣传和小道消息得以传播的根基。其中言过其实或危言耸听的部分,在某种特殊心理作用下被广泛传播。

而谣言之所以能在老年群体中流行,很大部分因素就是抓住了老年人普遍害怕衰老和生病的特殊心理。这些谣言在传播时,经常使用刺激性的语言,比如“有毒”、“致癌”、“猝死”等,再用一些看似专业的名词和数据来佐证说辞,这样谣言看起来就“很客观”了。

“传播这些谣言的平台,很大部分都是想向老年人兜售商品,所谓的绿色食品、特效药品、医疗器械等,从而实现流量变现。”张滢认为,制造谣言就是为了博取关注,从而达成生意的目的。

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认知能力和记忆力会慢慢退化,对于虚假信息的辨识能力较弱。如果频繁接触一个信息,就很容易被“洗脑”,从而不能理性分析。

不过,张滢也坦言,现代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为科技化,老年人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不如年轻人,缺少辨别信息的有效渠道。“很多谣言会包装成为‘官方’的样子,对成长和受教于特殊时代的老年人来说,很容易与这些信息达成思想的共鸣,从而成为谣言的实践者,还会深受其害。”张滢说。

生理因素:前额叶皮层老化 让人变得自私和轻率

那么,为何人老了对信息真假的辨别能力就会变差呢?

张滢介绍,容易受骗的老人,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多少有点爱占小便宜,或者贪心。“然而,这也是有生理上的原因的,”他说,“这可以从人体的大脑结构来说,也就是前额叶皮层老化有一定关系。”

大脑前方的前额叶区域涉及规划复杂的行为、决策和社会行为等复杂的功能,这一部分受损后就容易上当受骗。即使是一些智力水平非常高的人,如果大脑正中的前额叶皮层受损,也会成为受害者。

有研究发现,前额叶是大脑所有结构中最迟发育的,又是最先老化的,特别是在生命的第六个十年之后,大脑额叶的功能会持续下降。

“正因为如此,很多老人的身体和大脑的其他功能虽然还很好,但前额叶已退化到孩子时的状态。”他解释,前额叶皮层的功能减退,会导致之前被前额叶控制的低级中枢的功能释放出来,其中就包括自私、轻率等。

然而非常无奈的是,我们或许可以延缓老年人身体变差的情况,但很难改变上述症状。“所以,对于老年人可能轻信谣言或诈骗信息的情况,我们应该给予理解,体恤这是生理变化带给老人诸多不便中的一项。”张滢建议,年轻人可以经常给这类老人提供关于误导性的信息、诈骗信息的反驳证据,讲一讲真实发生的案例,经常与他们分享新型骗局。这样,老年人的怀疑能力会有所提高,从而可能会降低老年人轻信误导和诈骗信息的程度。

“事实上,老人是谣言和诈骗的受害者,作为他们最亲近的人,年轻人要反思自己是否给予了他们足够的关怀和陪伴,”张滢说,在劝导时要有足够的耐心,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冯双 通讯员 应晓燕    编辑:邹卓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