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热词:
最近,浙江象山71岁的老张来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复查,精气神很好,与医护人员打招呼中气十足,旁人很难将他与胃癌晚期病人联系到一起。
事实上,老张的病情一度很严重,各项检查结果显示,已经无法手术,他也很担忧活不过一年了。
“我现在没有感觉什么不好,感觉还能活更长时间呀!”老张开心地对他的主治医生浙江省肿瘤医院腹部肿瘤内科主任医师应杰儿说。
调整了治疗方案之后
患胃癌晚期的他生存质量很高
去年6月,老张因胃部不适到当地医院检查,没想到,一经确诊就是晚期胃癌,而且已经发生了肝转移,肝脏上多个转移灶,最大的直径超过5厘米。
这可吓坏了老张和家人,立马赶赴杭州来到浙江省肿瘤医院就诊。一见到应杰儿,老张就焦急地询问,“我这个情况,还能不能活过一年?”
应杰儿感受到老张的绝望,他根据病情,为老张制订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采用抗血管药物治疗,阻断肿瘤血供,同时结合免疫治疗。
刚开始治疗效果不错,可用了两个周期的药后,老张的副反应很严重,不得不停药,转而以常规化疗为主。
此后,他又辗转北京、上海,甚至日本的医院治疗,但尝试过后,也没有更好的效果,最后老张又回到了浙江省肿瘤医院治疗,应杰儿为他调整了治疗方案,口服化疗、抗血管治疗及免疫疗法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复查,根据身体的情况及时进行方案的调整。
现在,距离老张发现癌症已经一年多了,病情控制得不错,吃喝玩乐都不耽误,每天下午还要打场麻将,生活质量很高。
“对于癌症晚期的病人,其实也不该放弃治疗,”应杰儿表示,随着医学研究的进步,根据肿瘤情况可以尝试介入治疗、抗血凝疗法及免疫疗法,或许会为晚期患者争得一线生机以及更高的生存质量。
晚期胃癌也不应失去信心
针对性治疗仍然有机会生存
今年1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指出,胃癌排在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二位,死亡率也同样保持前五的位置。据统计,晚期胃癌患者在不接受任何治疗的前提下,平均寿命只有3-6个月。
浙江省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程向东教授表示,包括胃癌在内的腹部肿瘤是临床中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也是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而早期确诊的患者能够通过简单的手术就可以被治愈。
“日本的胃癌诊疗水平做得很好,不是因为他们手术做得好,而是他们的早期诊疗做得到位,”程向东认为,一方面是日本注重癌症的早期筛查,能够做到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另一方面是日本医疗的均质化水平,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诊疗水平差距并不是很大。
上周末,由浙江省肿瘤医院主办的第十二届国际胃癌西湖峰会在杭州举行。作为国内外著名的胃癌专家,多年来,程向东教授及其团队通过培养年轻医生、线上线下的培训交流、讲座论坛及医疗下沉等方式,一直致力于推动国内胃癌诊疗的均质化、规范化水平。
“我们这样做,是希望早期胃癌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救治,而晚期胃癌患者,也不要放弃治疗的信心。”他表示,随着多学科诊疗模式(MDT)的推进,以及更多抗肿瘤的药物、器械及医学研发的长足进步,很多患者经过针对性的治疗,仍然有机会获得生存机会,甚至更长的生存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