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词:

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热点关注>
月经结束后5-7天是乳腺检查最佳时机
发布时间:2019-05-05 06:00:00 星期日   都市快报

乳腺癌,常被称为“女性头号杀手”,是威胁女性健康的第一大恶性肿瘤。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统计,在女性发病、死亡前十的癌症中,乳腺癌仍是第一大癌症。

“虽然中国乳腺癌的发病年龄较早,发病率上升速度比较快,但是生存率仍然保持较高水平,治疗方法也较多,因此得了乳腺癌不用过度恐惧。”浙江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现任主委、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肿瘤外科(乳腺中心)副主任黄建教授说,从年龄看,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在20岁之前处于较低的水平,此后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并于45-55岁年龄组达到高峰,而后随年龄增长下降,而另一个高峰出现在70岁左右。平均发病年龄比西方国家提早十年。

黄教授提到,任何疾病的发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逐渐改变的漫长过程,乳腺癌也不例外,有些人癌变过程可长达20年。因此,对于乳腺癌的筛查是件持续终生的事。他建议,女性成年后每个月一次的自检很有必要,警惕身体发出的早期病变信号。

非哺乳期发现乳头溢液 应及时去医院排查

采访当天,黄建教授刚完成了五台手术,他告诉记者,这五位患者中有两位的经历特别相似,都是因为乳头溢液来医院检查后才发现了问题。

两位患者都是四十多岁,也都在洗衣服时偶尔发现自己的内衣上有一些斑迹。其中一位患者张女士(化名)告诉医生,她起初并没有引起重视,但一段时间后她发现斑迹又出现了,颜色有些淡红色,这才来了医院。

在门诊,张女士做了检查,医生发现她的左侧乳头挤压一下就会溢出淡红色的液体,超声检查也进一步的证实,张女士是单个乳头、单个乳管病变导致的血性溢液。考虑到她的年龄正处于乳腺癌高发期,立刻为她安排了乳腺手术。

手术切除了张女士的病灶,半小时后,经病理切片她被确诊为导管内乳头状瘤,是良性的。这下,张女士如释重负了。

“所幸这两位患者都是良性的肿瘤,但若是一直没注意,随着时间的延长、年龄的增长,肿瘤也可能发生改变。”黄教授说,由于乳头病变的性质不同,溢出的液体有些是有血性的淡红色,有些是乳汁般的淡黄色。但非哺乳期一旦发现乳头溢液,一定要去医院进行排查与鉴别。

乳晕乳头周围反复出现脱屑

不要错当皮肤病

前不久,黄教授接诊了一位50岁的患者,乳晕乳头周围脱屑,在皮肤科反反复复治疗了五年仍不见好,最终发现竟是乳腺的问题。

何女士(化名),衢州人,五年前,她发现自己的两个乳房的乳晕周围的皮肤变得很干燥,皮屑一摸就脱落,还会留下红色的印记。是湿疹?她去当地医院挂了皮肤科,医生看了看,怀疑是湿疹,给她配了药膏治疗。

用了药膏后,皮屑好了很多。但没过多久,皮屑又出现了,就这样,何女士在当地医院反复治疗了五年,直到前不久,她发现自己的乳头已经被侵蚀得基本没形状了,这才来到浙大二院乳腺科就诊。

何女士其实并不是皮肤病,而是一种湿疹样癌,其根本是乳腺大导管癌变。而由于癌变时间较长,她已经出现了淋巴局部转移,乳房也保不住了。

黄建院长介绍,像何女士这样的湿疹样癌发展比较缓慢,皮屑症状反复发作,很容易被误诊。因此,如发现乳头、乳晕周围出现脱屑,应高度重视,及时去乳腺科排查。

成年女性每个月一次自检

35岁后每年至少去专科门诊检查一次

那我们如何在家里做癌症自查呢?黄建教授建议,成年女性每个月进行一次自检,主要做以下几件事——

看:面对镜子双手下垂,仔细观察乳房两边是否大小对称,有无不正常突起,皮肤及乳头是否有凹陷或湿疹。

摸:左手上提至头部后侧,用右手检查左乳,以手指之指腹轻压乳房,感觉是否有硬块,由乳头开始做环状顺时针方向检查,逐渐向外(约三四圈),至全部乳房检查完为止,用同样方法检查右边乳房。

卧:平躺下来,左肩下放一枕头,将右手弯曲至头下,重复“摸”的方法,检查两侧乳房。

拧:除了乳房,亦须检查腋下有无淋巴肿大,再以大拇指和食指压拧乳头,注意有无异常分泌物。

月经结束后的5-7天是乳腺检查最佳时间,一旦发现异常建议及时去医院找专科医生,必要时做相应检查。

30-35岁以后,除了每个月一次的自检外,每年还应去专科门诊做一个体格检查及影像检查(如B超、钼靶、核磁共振等);若有家族史、肥胖、行经时间长(初潮来得早,停经晚)、经常熬夜等高危因素者建议提前至25岁。

“乳腺癌筛查有助于实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从而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甚至是‘治愈’,同时还可以降低治疗所需费用。”黄建教授说。

作为全省城乡“两癌”(乳腺癌)免费筛查技术培训指导中心主任,目前,黄教授领导的团队已对全省2000多位相关医务人员进行了技术的培训,努力提高全省乳腺癌筛查水平。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陈彦汝 通讯员 方序 王意菁 周昀洁    编辑:邹卓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