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 热点关注
浙江医生隔空问诊: 不要给发声性抽动症患儿施加压力
发布时间:2018-02-28 06:39:00 星期三   每日商报

俗话说,关心则乱,尤其是在孩子的事情上,家长很容易因对疾病未知而陷入过于焦虑的情绪中。最近,浙江省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朱海峤就遇到了这样一位广东妈妈:孩子有深吸气、叹气等行为,她们一定存在胸闷!

然而事实上,经过朱海峤的仔细问诊,发现孩子患有抽动症,但“胸闷”其实是妈妈过于担心而判断出来的情况。在宽慰劝解了这位妈妈以后,朱海峤也提醒,若孩子患有发声性抽动症,作为家长最好的处理方法是忽视,而非过度重视。

女儿的深吸气、叹气等行为

被妈妈认为是“胸闷”

大年初二这天,朱海峤在微博上收到了这位妈妈发来的消息:“医生,打扰您,想问一下抽动症的孩子为什么会胸口很闷,喘不上气?已经排除了心脏和呼吸道的疾病。”

朱海峤认真询问了患儿的年龄和基本情况。

这位妈妈有3个女儿,长女9岁,还有一对5岁的双胞胎,均患有抽动症。

“姐姐提前3个月有症状,妹妹3个月后又有一样的症状。偶尔清嗓子都好了,但是一到晚上就胸闷,睡着以后就没有症状了,睡前一个小时症状最明显。平时吃喝玩乐也都很正常,晚上睡前有时候难受到需要跪趴着睡,说话有时候深深吸一大口气。”她说,大女儿一开始发出怪声音时被她训斥了一次,于是女儿就躲到被子里弄出了另一种声音。这让她意识到,大女儿肯定不舒服,在无视她们的声音就症状消失了。

但她执着地认为,女儿依然存在睡前胸闷难受的情况。于是一年来,夫妻俩曾带着孩子看了不同的医院,不同的医生,排除了心肌炎、心脏病,还有风湿以及其他传染性疾病。医生总是让她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

对此,朱海峤也认可之前的就医诊断:一些有发声性抽动的孩子,会情不自禁的、反复的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如清嗓子、吸鼻子、叹息、叹气、深深地吸一口大气等等。家长关注了以后必定会查找根源,推测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声音,一开始还可能会狠狠地训斥一顿,以为孩子是故意做出的怪动作。其实训斥只会加重孩子紧张的情绪,反而使症状加重。

胸闷其实是自我感觉,旁人感受不到

事实上,这位妈妈一直觉得自己没有给孩子施加压力,也颇感委屈:“三个孩子每天呈现出来的都挺快乐的,我真的很想搞懂症结在哪里?围棋、架子鼓、街舞也都是自己要学的,我问她学这么多会不会累,她觉得很爱学,不让我减少。老师都夸她很聪明,围棋学了不久的时候就从初级跳中级班,还一直是中级班的第一,衣食住行上我们提供给孩子的也算好的。”

她还表示,三个女儿很懂事,不矫情,在学舞蹈这件事情上很积极很坚强,反而是她在对女儿说要是疼就不练了。

朱海峤以为孩子的“胸闷”或许是家长询问之下才承认的,然而家长的回答却令他感到意外:“是她们自己告诉我的,有时候双胞胎里面的妹妹会闷到气哭,说她为什么这么难受?因为我知道抽动症以后就尽量无视任何症状,医生给开了肌苷片和其他的药,吃个十天左右就很舒服就好了,停了一个月左右就犯。”

朱海峤说,尽管这位妈妈描述的‘胸闷’症状很严重,但只吃了十来天的肌苷等药片就能缓解,显然并不是什么器质性疾病。考虑到她对于“胸闷”的执着,他首先为她详细解读了“胸闷”症状——所谓胸闷,通常是患者的一种自我感觉,其他人是感觉不到的,所以,胸闷是一种自觉症状。而叹息、叹气、深吸气或胸部咽喉部发声等症状,周围的人也可以观察得到,所以可以称为他觉症状。但是有深吸气或各种发声动作,并不等于孩子就是胸闷,或一定很不舒服。所以两者是有区别的。

“如果一个5岁的孩子说自己有“胸闷”,通常是不确切的,往往是成人的暗示,给她套上‘胸闷’症状的帽子。”

耐心疏导后,这位妈妈终于默许了朱海峤的看法和建议,决定再对孩子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也对朱海峤的解答表示了感谢。

家长不要给发声性抽动症患儿施加压力

在临床上常会遇到一些以“胸闷”为主诉的孩子,特别是学龄儿童和青少年,有的还收了住院检查,的确有不少孩子查来查去总是查不到器质性的病变,但家长总是很纠结。

以这位妈妈为例,发声性抽动主要起因于呼吸肌(包括肋间肌、膈肌等)的运动功能紊乱,呼吸肌运动产生胸腔压力的改变和气流的运动,产生了异常的胸廓运动,或咽喉部的发声,通常发声性抽动不会严重影响肺部的通气和换气功能,不影响氧合功能,不产生低氧血症,因此患儿也不太会有明显的主观上的胸闷不适。

“按照这位妈妈说的孩子出现发声性抽动症状已经有一年了。按照学术上的定义,抽动障碍病程达到一年,可以称为慢性发声性抽动障碍。而家长问题的症结集中在‘胸闷’上,似乎其他的表现都可以用发声性抽动来解释,而不能释怀的是,为什么孩子的‘胸闷’难受一年了,还没有缓解?”

其实抽动症在自我感觉上不会很难受,也不会有真正的胸闷。只是母亲的一种臆想,感觉孩子气透不过来了,很难受了,便用“胸闷”这个词来套这些叹气的症状。

朱海峤说,家长其实不必如此紧张和盲目就医。“作为家长,此时正确的应对策略就是要忽视孩子的症状,千万不要给孩子施压。可以做一下深呼吸训练,以舒缓孩子的紧张情绪。”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陈敏娜 通讯员 宋黎胜    编辑:邹卓琪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