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 热点关注
白血病患儿“救命药”短缺?浙产近6万瓶药江湖救急
发布时间:2017-11-30 06:35:20 星期四   浙江新闻客户端

近日,“白血病患儿遭遇廉价国产药短缺、进口药一瓶超千元”这一新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针对该情况,李克强总理作出批示。

11月24日,记者自浙江省食药监局方面获悉,考虑到目前市场货源短缺,我省食药部门迅速反应,积极为相关药品生产企业开通现场检查和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加快办事进程。目前,负责生产该药的浙北药业已于11月17日取得了巯嘌呤片新车间的GMP证书,第一批1.5万瓶(75万片)产品将在本周内送抵全国各医药公司和医院(2010年至2015年底之间,每年生产巯嘌呤片3-4万瓶,基本保障患者正常使用)。

巯嘌呤片,主要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葡萄胎等,属于国家基药品种,是儿童白血病治疗(尤其是维持期)的主要用药。但据媒体报道,国内绝大部分医院的药库中,巯嘌呤片都已缺货已久。

为何会出现“药荒”?据了解,目前国内仅有6家药企有资质生产这种“巯嘌呤片”,浙江占到半数以上。其中,浙江奥托康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已停产多年,浙江浙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也因车间改造而暂时停产。另外,国内生产原料药“巯嘌呤”的企业中,有一家也是浙企——浙江诚意药业有限公司。该公司也是唯一一家仍在生产巯嘌呤原料药的企业,其产品主要对国外销售,国内量不大。

对于各大药企停产“救命药”的原委,有业内人士解释称,因药定价低廉,使得药企利润空间受挤压,加之上游原料供应紧张,导致药企生产积极性不高。尽管有些省份已协调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应急调拨,保障巯嘌呤片的正常供应,但“缺药”仍是不少白血病患儿家庭迫在眉睫的难题。

11月24日,浙江省食药监局发布信息称,省局认真贯彻“最多跑一次”改革精神,在现场检查和行政审批过程中开辟绿色通道。省药品认证检查中心及时安排人员完成现场检查,药品安全监管处加快内部行政审批流程,提前了50个工作日于2017年11月17日完成所有审批事项。自11月21日起,浙北药业已经将第一批约1.5万瓶(75万片)产品供应给全国总经销商,将在本周送往全国各医药公司和医院,约可满足临床一年用量。后期浙北药业将会根据市场需求情况,适时安排生产,保障该药物的正常供应。

记者随后自浙江浙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方面获悉,该企业现有巯嘌呤片产品5.9万瓶,已安排陆续发货。这也意味着,浙产药已率先加入到救急的大军中来。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作者:记者 吴佳蔚    编辑:邹卓琪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