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常山县城到芳村镇大处村,30多公里,其中将近一半都是蜿蜒的盘山路,今年9月才会开通小巴。
“这就是我家。”瘦小的张梦琴淡淡地笑着。房子距离村口不远处,乍眼看以为房子还在建造,三层小楼裸露砖墙。“房子造好之后,爸爸就生病了,所以也没弄好。”张梦琴一边倒水一边说着。
爸爸发病越来越频繁
暑假打工计划因此泡汤
时间回到2009年的6月,是张梦琴迄今为止记忆最深的一个夏天。
“我眼睛看不见了。”在杭州工地上打工的爸爸,突然给家里来了个电话。而这个电话是这个原本简朴幸福的小家庭悲剧的开始。
爸爸被确诊为脑溢血。做手术,可能变成植物人;保守治疗,还有50%的康复率。更难的选择,是巨额的医药费。
张家的条件,在村子里不算差。 然而,家里的顶梁柱倒下了,一切都停滞不前。在亲戚的帮助下,凑够了七八万的医药费。每个月,爸爸的医药费至少500元。
这些年,爸爸的突然发病,越来越频繁。张梦琴照顾着爸爸的生活起居,暑假打工的计划也因此泡汤。
“这么长时间,爸爸不能干活,还要吃药。弟弟还在读书,家里的开销还是挺大的。没办法,妈妈只能出去干活了。”张梦琴说。一开始,妈妈就在家附近的纺织厂打工,月工资2000元,入不敷出。听同乡说做家政挣钱多,妈妈就跟着同乡去杭州,在医院里做护工,150元一天。今年,妈妈准备去做住家阿姨,挣得会稍微多一些,就是没时间回家了。
送外卖赚书本费
女孩想从医治好爸爸
自从爸爸生病之后,张梦琴的心中埋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从医。
去年高考,她考上了浙江中医药大学,因为分数不够,被调剂到了护理专业。
每个月,妈妈都会给她卡里打1200元。因为食堂饭菜较贵,一荤一素10元钱就没了。怎么办?
在学校大门口,她找到了商机。不少大学生喜欢叫外卖,但是送不到宿舍,所以在校园网上有送外卖的需求。“跑跑腿,我还是能干的。一单1元钱,男生的送到宿舍楼下面,女生的送到宿舍门口。”张梦琴苦笑着,每个月送200多单,也就200多元,但可以把下个学期的书本费给交了。
“下学期,我们就从富阳搬到滨江了,师姐说那边有很多家教的机会,2小时有100块,到时候就可以让妈妈少给我打生活费了。”
脑溢血的后遗症,对爸爸的影响越来越大。爸爸常常突然想不起来自己在做什么,做饭忘记放盐,滚烫的茶水洒在手上也没感觉,问他话也是长时间没反应,要么就是不知所云。
“护士可以转中医,我想在医院工作。即使一点点的机会,我都想让爸爸好起来。”女孩咧嘴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