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 热点关注
恐高?抑郁?失眠?体验VR治疗精神疾病
发布时间:2017-06-29 09:32:03 星期四   浙江在线

虚拟现实(VR)不只是年轻人戴上VR眼镜看看视频、打打游戏这么简单。事实上,VR与传统行业的相逢,几乎都能碰撞出改革之花。

比如,康复治疗。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的VR治疗室,记者体验了一回VR心理康复疗法,能克服心理焦虑和恐高。

首先,是心理焦虑的治疗场景。

戴上VR头盔眼镜和耳塞,以一个舒服的姿势在椅子上坐下,整个世界都安静了。眼前出现一片蓝色的大海,就像真的在眼前一样。月光下,静静的沙滩,只听到海浪拍打的声音。头转向左边,能看到身旁的小木屋、椰树林,还有远处的山;往背后看,原来自己躺在一张躺椅上;往右边看,有一艘泊岸的小船。整个人像真的在海边一样。时间过去了约30秒,有一个温柔的女声慢慢地开始诉说:现在准备开始一段深沉而舒服的睡眠……娓娓道来,声音越来越轻,引导着记者,将全身的每一块肌肉都放松下来,慢慢地,情不自禁把眼睛也闭上。

(插播科普:VR是Virtual Reality的缩写,意为“虚拟现实”,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临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度空间内的事物。)

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患者躺在舒适的椅子上,由心理治疗师进行引导,患者闭上双眼,自己想象场景,让自己放松下来。心理治疗师的功能,VR也可以做到,而且场景不需要自己想象。

“场景都是专业设置的,比如海浪的声音,每分钟不能超过40次,远处的山轮廓都是圆角的,指导语都是心理专家来朗读。”提供VR技术的杭州心景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罗宏军介绍。

记者还体验了恐高症VR疗法。

杭州七院VR治疗项目负责人、防治科科长宋海东博士告诉记者,恐高、密集恐惧症等恐怖症其实是一种心理障碍,可以克服。

怎么克服呢?

“恐怖症的治疗方法,是把患者置于焦虑恐惧的来源中,也就是暴露疗法,让病人适应这样的环境并且慢慢克服,使他们能够面对以后现实世界中遇到的恐惧。”宋海东博士介绍,恐惧症包括,恐高、飞行、动物(如蜘蛛)、驾驶、幽闭、密集、公开演讲恐惧症等。

如果是传统的办法,那就是医生带着你,一层一层爬楼。第1-8楼,都没有关系,到第9层,开始有些紧张,那就多站一会儿,慢慢适应和克服,然后继续攻克第10层,第11层……习惯了也就好了。不过,医生陪你一层层爬楼梯,这种情况是不大有的,而且整个疗程下来,价格不菲。

现在,有可行又方便经济的办法了:

记者有轻微的恐高。戴上VR头盔后,记者被“丢进”了一个电梯,左右摇晃脑袋,电梯里空空的。直到“叮”的一声,电梯门打开,人直接走到了悬空的木板上。原来,人已经被带到了万丈高楼上,脚下是像黄豆大小的车辆,心突然就绷紧,双拳紧握,心跳加快,整个人都变僵硬。然后被迫往前走,最后从木板上一跃而下。“啊!我跳楼了!”直到人接近地面时,整个场景戛然而止,记者终于大松一口气,还好这不是真的。

暴露疗法是治疗恐惧症的方法之一。“你怕啥,给你看啥。”用虚拟现实技术为患者创建一个可控的模拟环境,使患者可以打破逃避心理、直面恐惧,甚至还可以练习应对策略。“模拟的世界是安全的,可以人为停止或重复。”宋海东介绍,沉浸在设定好的场景中,不用真的爬楼梯,就可以克服恐高症。

或许某一天,记者也能站在上海中心大厦俯瞰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宋海东博士告诉记者,在心理治疗方面,VR技术以治疗恐怖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症(PTSD)等较为著名,在美国、英国等地已经有研究证明了VR治疗的有效性。“战争和自然灾害是无法重现的,但VR技术可以。对于一些经历过战争的退伍老兵,经历过自然灾害的灾民,采用VR头盔可以用来治疗严重创伤后遗症,在某一时刻找回存放在脑海深处的可怕记忆,并把他们重新审视处理,这样才能走出创伤的阴影。”这就是采用虚拟现实设备进行心理医疗的理论基础。

宋海东介绍,其实VR康复治疗有很多方法,而且适用于神经内科、精神心理科、老年科、普外科、儿科等科室的多种疾病康复。在美国,有73%的康复机构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国内外的一些医生也运用此方法来治疗一些遭遇车祸的病人。研究表明,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帮助那些脑外伤,中风以及自闭症患者改善他们的身体状况和认知能力。

不过,目前虚拟现实技术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宋海东说,现阶段高质量的虚拟设备费用昂贵,体积庞大,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并进一步推广到家庭或社区,尚有待于多方面努力。

为了推动虚拟技术在医疗界的发展,许多新兴技术公司都在致力开发低成本的虚拟仿真设备,以帮助那些受精神、心理疾病折磨的病人早日脱离苦海。他们的想法是:如果VR设备价格低廉,那么医院就可以大幅采购用于治疗,这不管是对于研究人员、心理医生或者病人来说都是非常有利的。

【VR康复多种治疗法介绍】

暴露疗法-地铁电梯等场景

适应症: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妄想障碍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的妄想症状、社交焦虑症及污染强迫症等;

认知知觉功能障碍训练-情景对话等场景

适应症:正常或异常认知功能训练(包括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痴呆,各种精神疾病认知功能障碍);

正念认知心理治疗-观呼吸、观情绪等场景

适应症:睡眠障碍,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双相障碍,强迫障碍,躯体形式障碍及精神康复等;

催眠疗法-夜月观海等场景

适应症:焦虑,抑郁,失眠等各种精神心理疾病。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记者 唐梦霞    编辑:邹卓琪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