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诊断为完全性截瘫的金大叔,经过治疗后站起来了!近日,全国首例闭环脊髓神经接口植入手术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成功完成,手术后的金大叔已实现自主行走,一起来看。
“之前医生说,我爸最坏的结果可能连坐轮椅都不行。现在他不但可以直线行走,而且还可以转弯、上下坡、变速行走,我真的肉眼可见地看着他每天都在进步……”看着61岁的父亲重新站立行走,女儿小金不禁感叹:不可思议的奇迹发生了!
完全性截瘫患者术后两个月
能直线行走、转弯、上下坡、变速行走
老金今年61岁,老家在金华。去年10月,他为了修缮屋顶,不慎从3层楼高的房顶上坠落,导致胸3/4椎体骨折。
被送到当地医院后,老金被诊断为完全性截瘫。尽管在脊椎手术后做了为期4个月的系统康复训练,但双腿依然无法抬起,运动功能无明显改善,且大小便无法自主控制、感觉减退,根据当时状态,当地医生评估他恢复自主行走的可能性非常小。
原本老金以为自己这辈子再也没有希望站起来了,直到去年年底,当地医院康复科主任告诉他女儿,现在有一项“脊髓神经接口”新技术,有望让瘫痪患者重新站立行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正在招募脊髓损伤的志愿者。
“医生问我们想不想去尝试一下,我毫不犹豫就答应了,有希望总比没有强。”今年3月,小金陪同父亲来到浙大二院,接受了国内首例“闭环脊髓神经接口”植入手术。
制图 高薇
术中,神经外科医生在老金腰部脊椎中精准植入了一根带有16触点的脊髓刺激电极,并在其腹部植入火柴盒大小的无线可充电刺激控制器。值得一提的是,术中使用的皆为中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术后,老金进入新的康复进程。项目团队进一步开展了刺激模式与刺激参数优化调试:术后第3天,老金即能实现弯腿、抬腿等动作控制;术后第15天,成功实现自主站立及行走动作;术后一个月,下肢运动功能显著改善,在助行器帮助下,恢复自主迈步行走。通过脊髓刺激配合系统化康复训练,术后两个月,老金已经能够实现在助行器的帮助下直线行走、转弯、上下坡、变速行走等多种日常活动。
更令人欣喜的是,老金的下肢感觉功能也逐步恢复,腿部有疼痛感知,也会出汗;而且自主排便功能恢复,排尿功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
能够重新回到正常生活”
老金是该研究项目的首例手术患者,此次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在脊髓神经接口及神经功能重塑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接下来,他将进一步接受脊髓神经接口治疗与康复训练。面向不同生活场景和功能需求,项目团队将持续优化治疗方案,帮助他更好更快地恢复。
同时,研究团队也将不断升级脊髓神经接口系统,更好地控制性能。“我们相信,老金能够在不远的将来,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团队主刀医师、浙大二院神经外科副主任朱君明主任医师说。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大二院党委书记王建安表示:“在迈向世界一流医院的征程中,浙二人会奋力破解重大难题,为人类健康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