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词:

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保健>
脑梗高危人群 在家应注意运动和饮食
发布时间:2020-03-19 08:00:00 星期四   每日商报

脑梗了,可是却“无人知晓”,家人也说不出具体什么时候发病,直接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最近,发生在浙江医院三墩院区脑梗患者陈先生(化名)身上的这一幕,让接诊医生浙江医院神经内科徐珊瑚副主任医师有些唏嘘。她借此提醒,不要以为宅在家里就能高枕无忧,一些脑梗高风险人群应当时刻警惕高危因素。

天天躺在床上看电视,语速变慢还自觉无事

疫情期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是很多人的居家常态。65岁的老陈和妻子天天在家,却把生活过成了两条“平行线”:每天早上,妻子起床后就开始忙于家务、张罗三餐,他则是睡到近中午起床,吃个早午饭后又躺回床上看电视。整个白天两人几乎只有三餐时稍微有点交集。

不久前一天下午5点不到,妻子走到老陈床头询问晚餐吃什么,这才发现老陈口角往右侧歪斜,身体却向左边倾斜,语速也较平时缓慢。此时老陈还心很大,摇手说没事没事。不过妻子不放心,将他送到了浙江医院三墩院区。

在急诊科,徐珊瑚立即安排老陈进行颅脑CT和CTA检查,最终诊断为脑梗死,具体为右侧额顶岛枕叶新鲜梗塞。该位置梗塞,会使人对认知、情感、运动、感觉均有一定的影响。

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刘小利主任医师指出,对于急性脑卒中的救治,时间的掌控尤为重要。如在急救时间窗内、家属知情同意后可立即进行药物溶栓或介入取栓治疗,可以让患者得到及时恰当的救治,最大程度缩短患者脑损伤时间,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的情况。

“很多患者通过静脉内溶栓,消除了大脑中的病灶,彻底恢复。但是静脉溶栓治疗必须严格控制治疗‘时间窗’,即从发病到接受静脉溶栓的时间在4.5小时以内,并且越早越好,早一分钟静脉溶栓,就能挽救更多的脑细胞,降低失语、偏瘫等后遗症。”

老陈就诊时,头颅CT显示梗死病灶已经出现,临床估计从发病到就医时间已经超过了4.5小时,此时已经不适应溶栓治疗,医生最终为他确定了抗血小板、抗他汀药物的治疗方案。如今老陈已经出院,虽左侧肌力明显好转,但脑梗死留下的病灶将一直伴随着他。

脑梗高危人群不可一动不动,饮食更要重视

追踪老陈脑梗的诱发因素时,徐珊瑚了解到,他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还曾因心肌梗死做过冠脉支架植入术,无疑是脑梗的高危患者。但在老陈眼中,自己身体还挺“好”的,并没有想过会有脑梗危机。

“高血压是脑梗死的高危因素,除此之外,糖尿病、高脂血症、心房颤动、其他类型心脏病、吸烟、饮酒、无症状颈动脉狭窄、高凝状态、遗传因素、饮食结构不良(比如高钠低钾饮食,高糖高脂饮食,水果蔬菜摄入过少)、肥胖、缺乏身体活动、代谢综合征、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口服避孕药、绝经后激素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炎症和感染、偏头痛。”

徐珊瑚说,脑梗高风险人群平时应该多做有氧运动,合理规范饮食。因为疫情长期不出门,很多人像老陈一样,“懒”到极致,能躺着绝不会坐着,能坐着绝不站着,运动就更不要去想了,长此以往,十分危险。

此外,刘小利强调,宅家时脑梗的高危患者还要记得管住自己的嘴,以下四点

第一,限制高胆固醇食物。每日膳食中要减少总的脂肪量,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减少动物脂肪,以减少肝脏合成内源性胆固醇,例如烹调时改用植物油。

第二,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由于膳食中的脂肪量下降,就要适当增加蛋白质。可由瘦肉、去皮禽类肉提供;应多吃鱼肉,特别是海鱼。每日要吃一定量的豆制品,如豆腐干,对降低血液胆固醇及血液黏滞有利。

第三,控制糖类食品摄入量。虽然控制了脂肪的摄入,但不能忽视精制糖和含糖类的甜食,包括点心、糖果和饮料的摄入。体内摄入过分的糖会转化成脂肪,并在体内蓄积,仍然会增加体重、血糖、血脂及血液黏滞度,对脑血栓的恢复极为不利。

第四,低盐饮食。脑血栓的病人有的合并高血压病,要采用低盐饮食,每日食盐不超过3克。可在烹调后再加入盐拌匀,抑或在烹饪中加醋、芝麻酱等以增加口感。食醋除有调味作用外,还可加速脂肪的溶解,促进消化和吸收;芝麻酱含钙量高,经常食用可补充钙,钙离子可增加血管内皮的致密性,对防止脑梗死有一定好处。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陈敏娜 通讯员 吴玲珑    编辑:邹卓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