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词:

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热点关注>
艺术家患骨髓瘤被判“死刑” 治疗24天癌细胞神奇消失
发布时间:2018-11-19 06:00:00 星期一   都市快报

“谢谢中国,谢谢杭州。谢谢Prof.Huang、Dr.Hu、Dr.Zhao,我现在感觉良好,我很高兴。”上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6号楼23楼病房里,63岁的塔丽(音译,英文名Tali),用刚学会的中文,和记者聊了起来。

眼前的塔丽,面带微笑,脸色红润,对答如流,要不是脖子上的留置针痕迹,还真看不出她“死里逃生”过。

塔丽来自以色列,是位画家和艺术家。2012年,因为持续背痛难以缓解,被确诊多发性骨髓瘤。在经历两次自体干细胞移植以及三次复发后,2018年10月8日,塔丽来到浙大一院血液科骨髓移植中心,接受了CAR-T治疗,重获新生。

采访间隙,塔丽还向记者展示了她的画本。治疗期间,38幅画,有沮丧、有快乐,也有希望,记录了塔丽在浙大一院接受治疗时每天的心情点滴。

两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三次复发 吃遍了全球的新药,仍无法控制病情

塔丽是以色列小有名气的艺术家和画家,几年前曾到访过杭州,和中国美院的师生交流。风景美,是她对杭州的第一印象。

2012年,因为持续数月的背痛找不到原因,在辗转了家庭医生、骨科专家后,塔丽找到以色列的血液病专家,不幸被确诊高危IgG、κ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这是一种全球范围内高发的恶性血液病。目前,国际上常见的治疗方式为化疗、放疗和靶向药物治疗,但均无法根治,大部分患者都会进展到终末期,被判“死刑”。塔丽也不例外。

塔丽的丈夫、儿子、哥哥均是医生,她接受了以色列乃至整个欧洲范围内最规范、先进的治疗手段。经过化疗后,2012年8月,塔丽接受了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但只维持了3年,骨髓瘤细胞再次卷土重来。

塔丽再次接受了化疗,并于2016年12月接受了第二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但这一次,复发来得更快。一年后,骨髓瘤细胞又来了。

塔丽辗转以色列、法国等多个欧洲国家著名癌症中心,用尽了全球范围内几乎所有针对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手段,但效果仍不理想。之后,又经历了第3次复发,并感受到了难以忍受的全身骨痛,因为疼痛,塔丽甚至不能和正常人一样平躺睡觉,只能坐在椅子上睡觉,并不断服用止痛药缓解疼痛。

听说曾经到访过的中国杭州的医院

有最前沿的治疗技术

塔丽决定来试试

那时的塔丽,经过多次化疗放疗、两次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及多发性骨髓瘤的第3次复发,也经历了多次最新药物靶向治疗失败,已经处于多发性骨髓瘤的终末期。“我觉得自己没希望了,心情很沮丧。”塔丽说。

正当塔丽一家人为塔丽的病情着急时,欧洲骨髓移植学会前主席Mohamad Mohty教授的一个电话,让她和家人重新燃起了希望。

“他和我说,去中国试试,中国浙大一院血液科骨髓移植中心黄河教授或许能帮到我。”塔丽说。

10月8日,塔丽从以色列飞抵杭州,住进了浙大一院骨髓移植中心病房。异国他乡,语言不通,也不了解中国的医疗状况,塔丽显得有点焦虑。浙大一院医护人员专业、快速、有效的医疗服务,很快让塔丽消除了之前的顾虑和担忧。“每天,黄河教授和其他医护人员都会来看我,关心我身体怎么样,宽慰我,让我感觉到家的温暖。”

“塔丽来的时候情况很差,骨髓中的骨髓瘤细胞高达32.7%,骨髓瘤细胞已经严重侵犯到她的骨骼,她疼得晚上只能坐着睡觉,已经是终末期了,她又经历过两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及三次复发,治疗难度还是很大的。”黄河教授说。

CAR-T治疗精准打击癌细胞 塔丽重获新生

10月11日,在浙大一院骨髓移植中心血细胞采集室,塔丽体内的T淋巴细胞被采集出来制备CAR-T细胞。10天后,CAR-T细胞顺利回输到塔丽体内,精准打击癌细胞。之后,塔丽经历了最难熬的一周,因为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等CAR-T并发症,塔丽出现了高烧、全身浮肿、骨痛加重等情况。

在黄河教授带领的骨髓移植中心团队密切照料下,塔丽终于度过了危险期。在输注CAR-T细胞后的第11天,塔丽的骨髓里已经找不到骨髓瘤细胞了。不出意外,下周,塔丽就可以回家了。

黄河教授介绍,浙大一院自2015年开始开展CAR-T疗法临床研究以来,已有近100个病例,现在平均每月做七八例。患者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和骨髓瘤为主,光骨髓瘤,就有20多例。

塔丽治疗、康复得这么顺利,除了高精尖的医疗技术,家人的陪伴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来没看到过一家人这么温馨,这么团结的。”塔丽的主治医生,浙大一院骨髓移植中心胡永仙副主任医师说,“塔丽住院期间,她的丈夫、子女全程陪同,她的哥哥姐姐从以色列飞来看她。最了不起的是她的丈夫,想尽一切办法逗塔丽开心,有一次,还穿上跳跳虎的衣服,为塔丽跳舞。正因为这样,塔丽心情放松,非常乐观,对疾病的治疗是有帮助的。”

每天一幅画

用画笔记录治疗的点点滴滴

38天,38幅画。塔丽用画笔,记录了在浙大一院接受CAR-T治疗的点点滴滴。

10月18日,一张病床,塔丽用刚学的中文写下了主治医生团队名字;

10月19日,当身上插了治疗需要的各种管子时,塔丽画了一个宇航员,想象着自己正在太空遨游;

10月21日,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等CAR-T并发症出现时,塔丽画下了无数代表CAR-T细胞的圆圈;

10月24日,当治疗细胞在体内增殖到7.5%时,塔丽用绿色画下了希望;

11月4日,治疗过程中,双手出现了红疹,塔丽画了双大大的红手;

11月9日,即将完成治疗回国,塔丽用蓝天白云和飞机,表示雀跃的心情;

11月11日,中国的“双十一”,在医务人员的帮助下,塔丽也加入了买买买的行列,并用画笔记录下来;

11月13日,终于可以把留置针拔掉了,塔丽画了自由女神像,自由来了;

11月14日,一条河上,一艘小船载着一个小人驶向远方。塔丽说,河代表黄河教授,小船上坐着她自己,她挥挥手,向黄河教授告别。

今年7月黎巴嫩骨髓瘤患者也慕名前来

在塔丽之前,今年7月,来自黎巴嫩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贝里斯,也慕名来到浙大一院骨髓移植中心,接受了CAR-T治疗,病情得到完全缓解。

为什么有越来越多骨髓瘤国际患者,选择到浙大一院接受治疗?

浙大一院血液科骨髓移植中心主任黄河教授认为,随着我们国家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日益壮大,很多临床医疗事业已走在国际前列。

“我们浙大一院在造血干细胞移植、CAR-T治疗上,已在全球处于领先位置。欧洲血液学会来我们这里做过多次访问,我们的技术他们很认同,这才会有欧洲血液学会主席把病人介绍到我们这里来。”

黄河教授说,目前,CAR-T治疗主要还是集中在中国和美国。针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美国已经有两个产品上市,而多发性骨髓瘤,世界范围内还没有上市的产品,还处于临床研究阶段。

“我们浙大一院在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研究领域,以及免疫治疗方面还是走在世界前列的。”黄河教授说。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金晶 通讯员 王蕊 金丽娜    编辑:邹卓琪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