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 热点关注
21岁小伙做完胃镜看到报告单 吓得两晚没睡着
发布时间:2017-04-07 11:02:22 星期五   杭州网-都市快报

“医生,我会不会得了胃癌?”上周五,浙江省中医院消化内科张烁教授的门诊里,来了一个21岁的年轻小伙,因为胃镜检查发现有“灶性肠化”,担心自己得胃癌,吓得失眠了整整两个晚上。

胃镜查出“灶性肠化”他以为自己离胃癌不远了

小伙子姓周,宁波人,在滨江读大学。这段时间春笋上市,平时就喜欢吃笋的他,连着吃了好几天,结果出现胃痛、反酸症状。

胃不舒服,小周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因为他有胃癌家族史(前几年,他爷爷就因胃癌吃尽了苦头;他爸爸也有多年的老胃病,之前体检时还查出胃黏膜癌前病变,去年刚做手术)。正因如此,小周平时饮食比较注意:尽量三餐定时定量,辛辣刺激食物很少碰。

小周赶紧到学校附近的医院约了胃镜检查,心想如果检查结果没问题就可以放下心了。

结果胃镜检查显示,他患的是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但病理切片显示有“灶性肠化”。

他上网一查,说“灶性肠化”再发展下去就是胃癌了。

看了网上的各种说法,小周越想越害怕,连续两个晚上睡不着觉。

上周五,他到浙江省中医院消化内科挂了张烁教授的专家号。进门诊第一句话就问张教授,他会不会得了胃癌?

了解小周的情况后,张教授告诉他,所谓的“肠化”,是因为部分胃黏膜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出现了肠上皮的特征,但对年轻人来说,像这样的灶性肠化没有特殊的临床意义,并非是得了萎缩性胃炎。

听了张教授这番解释,小周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萎缩性胃炎有发展为胃癌的风险

早期发现是关键

“门诊中发现,现在很多年轻人也越来越注重健康,遇到胃不舒服也会主动去做胃镜,这是个好现象。但有些年轻人做了胃镜后发现有“灶性肠化”“轻度萎缩”,就会过度紧张,担心很快就会发展成胃癌。”

张教授说,虽然萎缩性胃炎与胃癌关系密切,但萎缩性胃炎发展为胃癌需要很长的时间,发生率并不高。

慢性胃炎主要分为非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一般来说,年轻人得的大多是非萎缩性胃炎,而不良饮食习惯是主要致病因素。比如,饮食不规律、经常吃辛辣刺激或不新鲜的食物,会对胃黏膜造成刺激;此外,情绪焦虑、紧张也会引起应激性胃黏膜损伤。

患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往往是年纪大的人。毕竟,60岁的胃和16岁的胃是不一样的,慢性胃炎发展到一定程度,势必会造成“萎缩”。

据不完全统计,中老年人群中大约有60%—80%的人群患慢性萎缩性胃炎,随着时间增长,在炎症等各种因素的反复刺激下,就存在胃癌的风险。

“即使是处于萎缩性胃炎的阶段,也无需太过担心,关键要定期检查,力争发现早期癌。”张教授说,如果能早期发现胃癌,可通过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将癌变的胃黏膜剥离干净,达到治愈效果。当然,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有严格的适应证,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关键要看病变的范围、程度等,需要专门从事内镜微创治疗的消化内科医生来判断”。

年轻人两个坏习惯最伤胃

高危人群建议做胃镜检查

张教授说,很多年轻人三餐不定时,还经常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再加上抽烟、喝酒,这些都对胃黏膜造成刺激伤害,易诱发慢性胃炎、胃溃疡。其中,不吃早饭、吃不新鲜的食物,这两个坏习惯对年轻人的胃伤害最大。

门诊中发现,很多年轻人都有不吃早饭的现象,“不吃早饭对胃黏膜刺激很大,因为经过一个晚上,积蓄了一整晚的胆汁没有食物可以消化,就会对消化道黏膜造成刺激;而不新鲜的食物本身就不卫生,再经过高温烹饪,可能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这是很强的致癌因素”。

张教授提醒,对普通人群来说,除了平时注意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每年定期检查必不可少。“通过血液筛查胃蛋白酶原及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可有效筛查胃癌高危人群。如果是胃癌高危人群,则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在医生指导下,做进一步的胃镜检查”。

“像萎缩性胃炎患者,根据其本身的程度,一般1—2年做一次胃镜检查,而且建议最好是做精查胃镜,和普通胃镜相比,精查胃镜通过放大、染色等特殊手段,能更清晰地反映胃黏膜状况,精准找到早期癌。”

下周五省中医院有护胃义诊

4月9日(周日)是“国际护胃日”,下周五上午10:00-12:00,省中医院将举行义诊活动,下周一至周四14:00-16:00可前往门诊4楼门诊办公室A401室报名参加义诊活动。当天到场参加活动的读者,有机会获得书籍《胃癌早诊早治100问》一本,它是由省中消化内、外科和肿瘤科专家共同编写的,有专家们自己的防癌护胃经验,赠书数量有限,先到先得。当天义诊活动地点在医院八楼多功能厅,参加的读者请随带以往就诊、检查资料,供现场专家参考。

来源:杭州网-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俞茜茜 通讯员 于伟    编辑:邹卓琪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