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 热点关注
世界献血者日,对话杭城无偿献血志愿者
发布时间:2016-06-15 08:25:32 星期三   浙江日报

34岁的缪志兴,常常被人称作“傻子”。这是因为,他在坚持做一件事情:无偿献血。

在杭城,有一个百余人的特殊群体。日常生活中,他们严格遵循“14天”的时间周期。如果身体和时间允许,每隔14天,就会出现在省血液中心武林路献血点或滨江献血点,贡献出自己的血小板,为更多人带去生的可能。缪志兴就是其中一员。

可是,缪志兴偶尔会感到孤独和困惑。亲朋好友时常劝他,要适可而止,“自己的身体最重要”。他也会接到很无理的求血电话,“你不是经常在献的吗?”

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今年的主题是“血液连接你我”。日前,记者加入省血液中心“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QQ群,与其中的4位固定无偿献血者深入交流,探寻这个群体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对生命意义的独特感悟。

他们为何对无偿献血如此执着?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又能从中收获什么?

我们要当最有爱的“傻子”

不久前,缪志兴从省血液中心捧回一个大拇指奖杯。这意味着,这个年轻人的无偿献血次数,已达到或超过100次。

在浙江,曾经参加献血至少3次以上,且在近12个月内献血至少1次的无偿献血者,被称为固定无偿献血者。

省血液中心主任胡伟说,在杭州,35周岁以下的年轻人是参加无偿献血的主力军,其中固定的无偿献血者有1.8万余人,占比约为24%。他们是浙江血库的重要保障。

不过,像缪志兴这样高频次的献血者并不多,目前整个杭城每年献血6次以上的大约有1000多人,而全年献血超过20次的,则为百余人。

按规定,一年献全血的次数不能超过两次,周期为半年。献成分血,两次之间,需间隔14天。这两年开始献成分血后,几乎每次机会,缪志兴都不会落下。

“坚持献血,是因为我从孩子们的眼睛里,看到了他们对生命的极度渴望。”缪志兴说,“如果你去过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的血液科病房,你就会明白,我为何要坚持无偿献血。”

截至6月13日,缪志兴已先后献血114次,其中19次是献全血,95次是献成分血,总献血量达3.5万毫升。

“身患白血病的孩子,每次化疗后都需要输血小板,我献1个治疗量的成分血,就能给孩子输两次血小板。”缪志兴说,这样或许孩子就能再多活半个月。

31岁的王玉国,是个勤奋又孝顺的儿子,但对母亲一直隐瞒的,就是常去献血这件事。“我曾亲眼看到,汩汩流淌的血液,是如何让病重中的母亲,重新有了红润脸色。接力无偿献血,让更多人的生命,因为共享血液而得到延续。”

他说,尽管家人持反对态度,但他始终认为,自己的生命属于社会,应该力所能及地做点贡献。

从血液中心出来,缪志兴常被路过的大伯大妈劝解,“小伙子,献血对身体没好处的”。“傻子”,这是他听到的最多的评价。面对这种世俗的偏见,起初他很难过,但现在已不在意。

“我常去儿童医院探望朋友,当得知我是无偿献血者时,孩子和家长们都会对我说谢谢,朝我微笑、点头。”缪志兴说,“这个QQ群里的我们,是最有爱的‘傻子’。”

人生轨迹因献血而改变

上个周末,王玉国参加了杭州某小区迎G20峰会社区志愿者培训活动。从无偿献血开始,他已步入公益事业行列。

作为一名自主创业者,年轻的他和伙伴们,经营着一家外贸公司。在他的计划里,一旦公司有了盈利,就会拿出固定份额,用于捐资助学、扶老助残,“公益事业会成为我的终身目标”。

血液,这种流动在人的血管和心脏中的红色粘稠液体,彻底改变了王玉国的人生轨迹。

他的手机里有个微信群,叫“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一队”。这意味着,他不仅是献血者,还是志愿者。每个周末只要有空,他就会和队员们出现在省血液中心的各个采血点或组织献血的企事业单位。“物资准备、桌椅摆放、献血咨询、礼仪服务、卫生打扫……有很多事情,需要志愿者出力。”他说。

33岁的王玉方和49岁的王玉明,也时常出现在志愿者人群中。他们说,加入无偿献血和志愿服务这几年,是他们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觉得和这个城市变得更近了,“很有归属感”。

不过,无论是缪志兴,还是王玉国、王玉方、王玉明,都曾多次遭遇被“催去献血”的事情。对此,缪志兴觉得有点无奈,但王玉国和王玉方会抓住机会,一遍遍劝说对方,发动更多人去献血。王玉方还时常拿自己说事:“看我的身体,变得越来越好了。”

截至目前,我省共有约430万无偿献血志愿者参与无偿献血,人口献血率达11‰。“这个数字,远远低于发达国家40‰的平均水平。”胡伟说。

2015年,我省全年无偿献血总人次达63.3万,临床用血基本得到保障。但令胡伟担忧的是,这支无偿献血队伍,年轻人的比例有所下降。以杭州为例,全杭州有170多万年轻人,但参加献血的仅占4.5%。

“我知道,光靠我们几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我会努力去带动别人。”王玉国说,他时常在微信朋友圈中转发献血的科普文章,在他带动下,不少朋友有了献血的“第一次”。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邓国芳    编辑:邹卓琪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