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词:

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育儿>
中小学生为何沉迷网络?80%“问题少年”背后是“问题家庭”
发布时间:2018-05-07 06:55:14 星期一   浙江在线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我们猜到故事的开头,没想到故事会这样结局。

故事的主角是杭州一名学生,也是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康复专家汪永光博士的患者。

聪聪再过3个月就要高考了,但是一款手游完全抓住了聪聪的心思,让聪聪连上课都忍不住摸出手机来抢装备、做任务,还经常熬夜练级。

没收手机,聪聪就大发脾气,威胁父母说不上学,根本无法沟通。没辙的父母最后做了一个决定:帮孩子一起打游戏,快速冲到60级满级,这样孩子就能安心备考了。

聪聪爸爸带着他专门跑到南京买点卡,买武器,不断升级,最后终于冲到60级。

原以为,在高考前游戏这关终于尘埃落定。可万万没想到,在高考前一个月,这款游戏升级版本,更新到120级!聪聪被再次拖入其中,硝烟再次在家里弥漫,每天吵着要加练。

爸爸和妈妈先是和聪聪反复沟通,但完全无用。最后,聪聪和爸爸大吵一架,还用刀剁掉了爸爸的一根手指头。

事发后,聪聪和父母出现在汪永光的诊室,父母丢下一句话:“我们管不了他了,拜托给您!”

这是一个有网瘾少年的家庭的遭遇,这样的家庭,在中国尤其是经济发达的城市,绝不在少数。

近日,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紧急通知,要求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紧急”二字,情势可见。

“因为玩游戏成瘾而对学习和社交等产生影响,我们称之为游戏障碍,游戏障碍是网络成瘾的一种,尤其是中小学生控制能力比较差,打游戏比较多。现在不管是门诊还是住院,这类患者数越来越多,年龄也越来越小。”汪永光博士说。在他遇到到网瘾小患者里,最小的只有6岁。

专家分析根结原因

家庭环境有问题

杭州市心理卫生中心心理咨询门诊部宋海东博士,曾在2010年到2014年期间,调查完成课题《青少年网络成瘾机制及社会心理干预研究》,在他的调查中,中学组的网络成瘾率最高,高中其次,小学组最低,而在分析青少年网络成瘾原因时,家庭教育是重要的一个因素。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物质依赖科主任盘圣明说,因沉迷网络前往杭州七院进行心理咨询或治疗的青少年,其中80%以上的家庭环境都有问题。

他发现,有网瘾的孩子们有一些共性:

家长不知道怎么和孩子沟通;家长溺爱孩子,例如将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物质奖励挂钩;家长陪伴少,隔代管养,或根本不懂怎么陪孩子。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曾做过一项针对全国10个省份6000多个学生及其所在家庭的调查,调查分析得出的11项网瘾学生特点显示,四种类型的青少年容易网络沉迷:

缺乏温情教育方式、缺乏社交能力、面对压力缺乏应对能力、自我认同度比较低——而这些类型对应的,正是家庭教育、亲子关系、学校教育等多方面的复杂因素。

因此,汪永光博士的观点是,家庭调整是关键。“‘问题少年’的背后往往都有一个‘问题家庭’,家庭缺失导致孩子想要找一个出口来弥补,所以想要治愈网络成瘾必须要父母参与。”

“我在医院接诊的网瘾少年背后通常有两类极端的父母,一类是完全溺爱型,陪练陪玩,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就满足要求,忽略了孩子其他方面的健康成长;另一类是过度专制型,不允许孩子接触任何游戏,处于叛逆期的孩子就很容易和家长对抗,不允许做的事情偏要做。”汪永光说。

汪永光举例,有个杭州孩子一直都很乖,和父母关系和谐。但进入初中后,他开始质疑读书有什么用?反常的他开始和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混,还被带着迷上了《王者荣耀》。在游戏世界,他发现可压力和情绪都能释放,他发现自己可以说脏话,可以交更多各地的朋友。回到家,他经常一个人躲进房间玩游戏,成绩也直线下降,父母的话也完全不听。

“后来了解到,这对父母属于专制型父母,孩子没有发言权,一直都听父母安排。但游戏让他找到了自由、放松、被倾听的感觉,所以沉迷其中无法自拔。这样的孩子需要调整家庭教育方式,孩子才能慢慢被治愈。”汪永光说。

如何预防网络成瘾

“堵不如疏”

目前,临床上多采取家庭、药物和物理结合对网瘾少年进行综合治疗。但药物治疗只能减轻部分病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汪永光博士多次强调,家庭才是关键。

汪永光博士觉得,游戏可以作为孩子偶尔放松的方式,不要一味排斥,反而激起孩子的好奇心、叛逆心。同时,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对游戏的正确认知,并形成一个自我管理、自律的模式。

而已经网瘾的孩子如何去引导?汪永光说,堵不如疏,一定要从根源上了解是什么导致他们的上瘾,然后对症下药。

比如,在七院收治的游戏障碍孩子中,有不少是成绩很好,重点中学尖子班的学生,他们沉迷游戏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为了释放学习压力、竞争压力。“家长一味追求孩子成绩好,没让孩子发展一些兴趣爱好,孩子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汪永光还让网瘾少年的父母也去下载孩子沉迷的那款游戏,去了解游戏怎么玩,从中得到什么样的感受,然后去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从游戏里有什么获得,然后找替代疗法。

汪永光建议,家长平时可以多培养孩子的兴趣点,一个人必须要有开心、快乐的情绪。如果一旦出现“网瘾”的苗头,可以用另外一个健康的“瘾”替代游戏的“瘾”,只要给小孩提供新的乐趣、新的爱好,自然而然就会“痊愈”了。

以下三点,可以帮助家长进行判断孩子是否“成瘾”,早点揪住苗头!

1、孩子除了打游戏之外,没有其他兴趣爱好。

2、孩子每次打游戏都一个人关在房间,长时间不和其他人交流。

3、打游戏成为孩子唯一和外界沟通的方式,在非游戏世界无法和人沟通。

4、有重型的精神疾病,行为特别古怪,属于精神分裂症的早期。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记者 唐梦霞 通讯员 李彬    编辑:邹卓琪